这首诗以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如他们般遁迹山林的遗憾。首句“共疑巢许是前身”,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仰慕,认为自己可能与巢父、许由这样的高人有某种精神上的联系。
“虚度膺门二十春”则感慨时光荏苒,自己在世俗中度过多年,未能像理想中的贤者那样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接下来,“岂意遗贤在林薮”表达了诗人对遗世独立的贤才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结识他们的惋惜。
“惜无知己脱风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叹,暗示自己在纷繁的尘世中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虽然希望能有登龙门的机会,但“撰碑纵托登龙伴”表明他更倾向于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愿随波逐流。
最后两句“最笑近来黄叔度,藏头不复见时人”借典故表达对黄叔度(东汉名士)的敬仰,同时也暗含对自己未能如黄叔度般超脱世俗,选择隐居避世的自嘲。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