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蒋超伯的《金贞祐省差铜印歌》以奇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官场变迁与世事沧桑的画面。首句“筼筜作花白于鹭”,以筼筜(一种竹子)比喻官印,暗示官职的华丽与虚幻,比白鹭还要洁白,引人注目。接下来,“两两狐狸上宫树”暗指官场上狡诈之徒的活跃,狐狸的形象增添了讽刺意味。
“青山误尽少年人”表达了对青年人被官场诱惑、迷失方向的感慨,而“汴水无情又南渡”则寓言历史的无情流转,官职更替如同汴水南流,无法阻挡。诗人接着写到官印的转移,“五十万瓦迁一官”,形象地描述了官职变动的频繁和规模。
“正衙还画金龙蟠”进一步渲染了官场的奢华气派,然而“可怜总付幽兰火,此印区区幸独完”则揭示了官印虽贵重,最终仍难逃销毁的命运,只有那“幽兰火”见证了它的终结。最后一句“印难完,恨长在,附子乌头速其败”,借中药名表达对腐败和衰败的诅咒,而“神僧心印早了然”则暗示出诗人对世事看破红尘的态度。
结尾处“呼儿散枣向街前”,以简单的行为表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洒脱,以及对民间生活的亲近。整首诗通过官印的流转,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官场的虚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