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挽王有龄联

裹创饮血,百战此孤城,痛雀鼠已无,云坏睢阳,方远乞贺兰破敌;

循吏忠臣,一朝自千古,恨犬羊未尽,悲沉浙水,更谁生茹草遗民。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代挽王有龄联》由清代诗人谭献所作,通过对王有龄的追悼,展现了其英勇抗敌、忠诚为国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彻底清除敌人、国家尚未完全安定的遗憾与悲痛。

上联“裹创饮血,百战此孤城”描绘了王有龄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坚守孤城的情景。这里的“裹创饮血”形象地表现了他不顾个人安危,以血肉之躯抵御外敌的英勇行为。“百战此孤城”则强调了战斗的艰难和持久性,以及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的决心。

下联“痛雀鼠已无,云坏睢阳,方远乞贺兰破敌”表达了对王有龄英勇事迹的深切哀悼。其中,“痛雀鼠已无”可能暗指敌人已被击败,但“云坏睢阳”则暗示了虽然战斗取得了胜利,但王有龄却未能亲眼见证这一成果,他的牺牲令人痛心疾首。“方远乞贺兰破敌”可能是指王有龄在生前曾向贺兰请求援助,以期打败敌人,但最终未能如愿,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目标的遗憾。

后半部分“循吏忠臣,一朝自千古,恨犬羊未尽,悲沉浙水,更谁生茹草遗民”则进一步赞扬了王有龄作为一位循吏忠臣的高尚品德,并表达了对未能彻底清除敌人、国家尚未完全安定的深深忧虑。这里的“犬羊”可能象征着侵略者或敌人,而“悲沉浙水”则可能指的是王有龄的牺牲地点,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与哀悼之情。最后,“更谁生茹草遗民”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即在王有龄之后,还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甘于牺牲。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不仅纪念了王有龄的英勇事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34)

谭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百熙联

救时宰相本优为,惜未赞纶扉,莞摄虽几遍诸曹,硕画空劳,骑箕知抱千秋恨;

循侧师生聊复而,忆创开黉舍,提倡仰特存真意,高轩见过,祭菜难忘一面缘。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率湘中子弟,撑半壁河山,直捣秣陵巢,与诸君痛饮黄龙,论再造功,厥功不朽;

遵文正章程,作两江柱石,长依棠舍荫,感知己奔来白马,为天下哭,兼哭其私。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藩联

三朝扬历,百战勋威,几经盘错艰危,弼成圣代中兴业;

九庙旂常,千秋带砺,重以文章道谊,早立纯儒殁世名。

形式: 对联

挽曾纪泽联

君命不辱四方,三年无改父道,忠孝独兼全,正期功佐朝廷,相业克承,上慰宸衷心膂股肱之寄;

竹林共济时艰,荆树又伤枝折,悃忱遗片摺,顿令悲含中外,此生长已,窃幸郎官英姿卓荦之才。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