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
诗老坐雪窗,天香来月窟。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图景。"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中的“万杵”指的是无数的细小碎片,而“黄金屑”则形象地比喻着雪花的光泽与细腻。“九烝”通常用来形容高耸的山峰,这里可能暗示远处的山峰被白雪覆盖,显得更加壮丽。而“碧梧骨”则是一种形容树枝在严寒中变得僵硬且显得格外清晰的词语组合。
"诗老坐雪窗,天香来月窟"中的“诗老”指的是诗人自己,常用以自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里的“雪窗”则是他观赏这自然美景的场所。“天香”通常指代月光,这里暗示着月光中带有一种清新的香气。而“来月窟”则是在描述这股神秘而又细腻的香气是如何随着夜晚的明月缓缓飘来,穿过山谷(窟)传递到诗人所在之处。
这首诗通过对雪、树枝、窗户以及月光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和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同时,这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景也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在雪夜中独赏明月时所能体验到的宁静与美好。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春得鄞江信,香从定水来。
今年有奇事,正月木犀开。
传语春光恰好秾,太秾恐怕恼衰翁。
日华五色无寻处,只在蛛丝来去中。
双鹊营巢浪苦辛,拣条衔折不辞频。
旧条老硬新条韧,却向篱根拾落薪。
勃姑偶下小梅枝,要看渠侬褐锦衣。
柱后藏身教不见,却因不见转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