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镜如书帙号曰观如编题其首以伽陀

个中三业身,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无有真实相。

是诸六物者,众生悉如之。

以寔诸有故,遂随起灭中。

我今于诸有,不起空华见。

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这世间的一切业力中,如同梦幻泡影般虚幻。
生命短暂如露水和闪电,没有真实不变的存在。
包括这六种世间的事物,众生都与此相似。
因为世间万物皆由缘起,所以随生随灭不断变化。
我现在看待世间万物,不产生虚妄的观念。
我愿与所有人共同,常常这样去观察世界。

注释

三业:佛教中指身、口、意三种行为。
梦幻泡影:比喻世事如梦,转瞬即逝。
如露亦如电:形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真实相:永恒不变的本质。
六物: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寔诸有:实有世间万物。
空华:佛教术语,指虚幻的幻象。
普愿:普遍的愿望或希望。
如是观:如此看待或理解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名为《函镜如书帙号曰观如编题其首以伽陀》。诗中表达了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认识。"个中三业身,如梦幻泡影",诗人将人的身心比作梦幻般的泡影,暗示其短暂易逝。"如露亦如电,无有真实相"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事物的瞬息即逝和非真实性。诗人认为所有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皆如此,众生在生灭变化中受其迷惑。

"我今于诸有,不起空华见"表达了诗人超脱的心境,不被世俗所惑,不为幻象所动。最后,他希望读者能共同认识到这个真理,"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倡导大家都能持此洞察万物本质的智慧观照。整首诗寓含深刻的佛教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虚幻的理解。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和公实书怀

学古谩拙僻,高谈成缪悠。

吾今百念冷,泛泛如虚舟。

参伍托裴度,道路无一愁。

愿同陈元龙,时卧百尺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何元章

持此樽中酒,试共评韩柳。

高才鸣道奥,俱是希世有。

宗元失所依,论者微谓丑。

退之甘穷约,名字全不朽。

至今雌黄言,流落书生口。

大抵贵致远,成者未为首。

遑暇议古人,吾其御所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张叔靖三绝(其三)

屋后瓜畴接芋区,门前寥落翳庵䕡。

愚痴不顾妻儿笑,依旧灯窗夜读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张叔靖三绝(其一)

学圃自缘非肉食,杜门谁谓避闲名。

大都野性如麋鹿,不解将身朝市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