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系列之三,题为“玉泉趵突”。诗中以玉泉和趵突两处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联“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开篇即以“垂虹”比喻玉泉的美景,引出对历史记载中真正能捕捉到这种情感的疑问,营造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颔联“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则转向对趵突泉的描写,强调了泉水千百年来不变的自然之美,与“几曾百丈落云空”的反问,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存在的深刻思考。
颈联“廓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池水与倒映的景色,以及壁上飞花的景象,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尾联“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曾传播他人之言,但未能完全摆脱世俗观念,与前文的感慨相呼应,流露出一种对自我认知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融入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