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山行

禅房阁雨锁春阴,幽人切切鸣幽琴。

一声两声风萧森,三弄五弄天沈沈。

纷纶十指终不乱,双鸾对舞扬哀音。

初为湘灵怨,再鼓别鹤吟。

弦声按抑止复作,忽然变态穷㠊嵚。

曲终从容奏恬淡,落花啼鸟青春深。

苗夫子,吾独知尔心。

胡为翻作冷山操,此意似欲为师箴。

昔年忆侍明光宫,曾以丝桐沃舜聪。

薰风一曲岩廊静,万国无为至化中。

明昌有道真重瞳,重瞳左右多夔龙。

朝廷诏起冷岩公,鼎湖龙去弓剑空。

不闻天宝相国忠,渔阳马嘶旌旂红。

圣主中兴日月功,首诛羿浞锄群凶。

张公上书见大计,臣以琴谏非琴工。

先生年来到骨穷,但愿四海无兵戎。

夜阑更请弹三乐,臣独饥寒亦不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冷山行》由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房阁雨后春阴的静谧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苗夫子之间关于音乐与人生的深刻对话。

开篇“禅房阁雨锁春阴”,描绘出禅房在雨后的静谧氛围,春日的阴云笼罩着整个空间,营造了一种沉静而略带忧郁的意境。接着,“幽人切切鸣幽琴”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更为私密、宁静的世界,幽居之人轻弹琴弦,声音低沉而悠长,仿佛是心灵深处的独白。

“一声两声风萧森,三弄五弄天沈沈”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风吹过,琴声与之共鸣,天空似乎也因这音乐而显得更加深沉。接下来,“纷纶十指终不乱,双鸾对舞扬哀音”描绘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即使面对复杂的曲调,也能游刃有余,如同双鸾在空中翩翩起舞,哀婉的旋律中蕴含着生命的韵律。

“初为湘灵怨,再鼓别鹤吟”则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表达了情感的丰富层次,从湘水女神的哀怨到离别的鹤鸣,音乐仿佛穿越时空,传达了深邃的情感。随后,“弦声按抑止复作,忽然变态穷㠊嵚”描述了音乐的突然变化,从低沉到激昂,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演奏者的创造力。

“曲终从容奏恬淡,落花啼鸟青春深”收尾处,音乐达到高潮后回归平静,与自然界的生机融为一体,落花飘零,鸟儿啼鸣,春天的深度被音乐所揭示。最后,“苗夫子,吾独知尔心。胡为翻作冷山操,此意似欲为师箴”表达了诗人对苗夫子的赞赏与理解,同时也借音乐传递了某种教诲或警示,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冷山行》不仅是一首音乐题材的佳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自然和谐共融的体现,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一)

身行半天下,何处无名山。

苏门天下胜,筑室不待年。

曩时孙公和,今代潘子渊。

无家安四壁,治生惟寸田。

去国行万里,往寄三茅閒。

山川半豺虎,一水不得前。

寄谢李龙眠,为我写风烟。

曲肱画图里,卧游西山颠。

尚恨画中隐,不得招闲闲。

有愿何必遂,古人岂尽然。

形式: 古风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二)

人生本无累,世路自羁鞅。

悠悠尘中境,翳翳霞外想。

苏门有佳处,怅望不得往。

遥知西山下,烟雨薇蕨长。

有愿神莫违,谁谓河水广。

梦逐西飞鸟,一夕骑眇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三)

万国角声里,日暮行旅稀。

幽人如野鹤,思逐南云飞。

冥冥花经眼,冽冽风吹衣。

平生香火愿,毋使寸心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四)

堂堂鸠林师,法喜以为娱。

谈道有原委,百川会归墟。

城市挽莫留,野性山林居。

年荒拾橡栗,湿柴烧橛株。

尚怜陶与陆,问讯今何如。

当时莲社人,寥落今几馀。

脩静复西去,而独逃空虚。

蓝舆会相访,容我醉时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