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辈复登临,远挹余公,近思彭老;
大江流日夜,东趋溟海,北拱神京。
此联描绘了大观亭所见之景与宏阔之境。上联“我辈复登临,远挹余公,近思彭老”以“我辈”自称,表达了作者与同僚或友人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其中,“远挹余公,近思彭老”运用典故,分别指代远方的余公和身边的彭老,既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寓意着对贤能之士的敬仰。
下联“大江流日夜,东趋溟海,北拱神京”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了自然与人文的交汇之处。大江日夜奔流,最终向东汇入大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不息;而“北拱神京”则以地理方位的描述,暗喻国家的稳固与朝向,展现了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向往。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家国情怀与审美追求。
不详
何以吊孤忠,有正气一歌,出师二表;
那堪竟千古,剩西湖水碧,南岳峰青。
其灭贼以坚忍,其救菑以慈仁,其事上以靖共,其保身以明哲,弟难兄,兄原难弟,讵料数成前定,竟埙篪相继,尽瘁东南,湛露感天题,从今会鼓传芭,报祀端宜同俎豆;
于始进为齐年,以本贯为所部,以需次为属吏,以奉使为分疆,公知我,我忝知公,早闻疾误庸医,冀崧岳所钟,长留柱石,大星惊夜落,翘首云车风马,英灵还与护山河。
民誉久钦迟,况芝鸾不次,竹马重迎,户户待君如岁,每向中原北望,慰极卬须,数倘能回,快意应符廿四考;
贤劳殷付托,讵芣茝兴歌,萱苏无效,匆匆遗世登仙,忍看淮水东流,送将归去,身如可赎,衔哀何止百千人。
但令此心无所住;虽有绝顶谁能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