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议成志感

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

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

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

坐视陆沈谁任责?事平敢望救时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和议成志感》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危难时刻的深沉感慨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以感叹的语气开篇,描述了外敌入侵导致国家动荡不安,庙堂之上的哀伤之情弥漫全国。这里运用了“叔带”这一历史典故,象征着国家在面对外来威胁时的无奈与悲哀。

颔联“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揭示了内忧外患的根源在于朝廷内部的混乱与腐败。拳勇之人虽有抵御外敌的决心,却因王室内部的纷争而无力回天,首谋者放纵罪魁祸首,加剧了国家的危机。

颈联“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进一步阐述了国家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失去了民心。民众的离心离德使得国家在面对内外压力时更加脆弱,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无法弥补失去的信任与支持。

尾联“坐视陆沈谁任责?事平敢望救时才”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国家面临沉沦之时,谁来承担责任?即便事态平息,又如何期待能出现拯救时局的英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反思,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在面对内外交困时的复杂局面,以及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黄遵宪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启銮喜赋

千官万骑奉龙骧,跸路爻闾扈从忙。

罪首既诛昏墨贼,民心犹戴往黄皇。

神灵拥护华舆稳,父老欢迎麦饭香。

回首南山宫阙峻,定知在莒永无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车驾驻开封府

竿摩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

奉母蒙尘犹在郑,迎王望雨待归燕。

诸侯香草方毡幕,西母蟠桃又绮筵。

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肃毅侯挽诗四首(其一)

骆胡曾左凋零尽,大政多公独主持。

万里封侯由骨相,中书不死到期颐。

檿弧卒挽周衰德,华衮优增汉旧仪。

官牒牙牌书不尽,盖棺更拜帝王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李肃毅侯挽诗四首(其二)

连珠臣炮后门枪,天假勋臣事业昌。

南国旌旗三捷报,北门管论九边防。

平生自诩杨无敌,诸将犹夸石敢当。

何意马关盟会日,眼头铅水泪千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