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以禅宗的意境和修行体验为背景,表达了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坐忘是非"与"默见离微"体现了禅宗追求的心境,即超越世俗的是非观念,洞察事物的本质。"佛祖之陶冶,天地之范围"象征着佛法的广大无边和自然法则的宏大包容。
"髑髅眉底眼,空劫句中机"运用了象征手法,骷髅头代表生死,暗示佛法看破生死的智慧;空劫句中的深意,揭示了佛法的深远和微妙。"青原赭色麒麟步,药峤金毛师子威"则借麒麟和师子的勇猛形象,比喻禅者内在的威严与力量,以及修行者的坚定与不凡。
最后两句"相逢捉手,大道同归"表达了禅者之间相互理解,共同追求大道的心灵契合,以及最终都能达到解脱和归宿的境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禅宗修行的高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