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清秋时节,来到湖上探访古贤遗迹的情景。开篇“正值清秋欲暮天”设定了一个宁静、萧瑟的季节背景,而“十顷败荷攲浅水,千章古木锁寒烟”则通过对荷花凋零和古木参差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氛围。诗人的心情随着景象的铺陈而渐渐沉重,他“遍寻陈迹俱亡矣”,感慨于往昔辉煌已不再见。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自我反省与不足。他提到“清德照人增我愧”,意味着他被周围人的高尚品德所激励,却也因此感到自己的不足。末句“暮年独未返林泉”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迟迟未能退隐山林的遗憾与不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怀、个人的道德自省,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