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予孺子亭三首(其一)

南州高士务躬行,不事王侯祇力耕。

西岭已如刚节峻,东湖还似古心清。

正惭老拙非良牧,安有仁恩及庶氓。

若也当年能逐迹,他时容或可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南方的高尚人士致力于亲身实践,不追求王侯权贵只专心农耕。
西岭如同坚硬的竹节般刚直,东湖则像古人的心境般清澈。
我深感自己年迈无能,不是一位好官员,怎会有仁爱惠及百姓。
如果早年我能追随他们的足迹,或许将来能有相提并论的名声。

注释

南州:指南方。
高士:高尚的人士。
躬行:亲身实践。
王侯:古代的贵族或君主。
祇:只。
力耕:专心农耕。
西岭:西部的山岭。
刚节峻:坚硬刚直。
东湖:东部的湖泊。
古心清:古人般的清澈心境。
老拙:年老而笨拙。
良牧:优秀的领导者,比喻好的官员。
庶氓:百姓,平民。
逐迹:追随足迹,指学习或效仿他人。
他时:未来某时。
齐名:有同等的名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不愿涉足仕途的高洁品格。首句“南州高士务躬行,不事王侯祇力耕”表明诗人身处南州之地,以农耕为业,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追求与权贵交往。

接着,“西岭已如刚节峻,东湖还似古心清”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西岭形容雄伟峻拔,而东湖则显得平静澄清,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清澈。

“正惭老拙非良牧,安有仁恩及庶氓”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可能无法很好地照料百姓的自责之情,但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善意能够惠及所有的人。

最后,“若也当年能逐迹,他时容或可齐名”则是对过往的一种回忆与期许,若是在年轻的时候能像别人那样追随名山大川,或许在未来也能和他们一样声名显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自甘平淡的心态,以及对于自己未来的美好期望。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尹少稷席上韵

每恨千山隔,俄欣一日同。

交游非比众,人物少如公。

正欲扶公道,端期振此风。

不须深退避,风雨要帡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方叔载留别

临别殷勤赠我诗,一披何喜得如之。

怪来笔下能高妙,元是胸中自崛奇。

长恨顷时才一面,方欣今岁展双眉。

明年莫负论文约,要向新元副所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方叔载读小集

江城留滞两经年,强把诗篇拟昔贤。

岂有高歌翻白雪,祇凭短句问青天。

优人献伎徒供笑,丑妇添装岂解妍。

君欲学诗须学古,不应读此向窗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王夷仲至日有感

葭灰管里气初浮,阳长阴消不自谋。

吾道穷耶当复泰,此身老矣不禁愁。

得闲正好寻诗社,乘兴何妨上钓舟。

拟待梅开同胜赏,且宽归兴少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