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夫园亭八咏(其七)山椒

百尺云根老,斑斑长绿苔。

幽寻穿䆗窱,远眺步崔嵬。

地脉元无此,人心亦巧哉。

千年湖底石,幻作小飞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巨大的树根深深扎入云端,表面布满斑驳的绿苔。
在幽深的地方探寻,穿过曲折的小径,远望前方险峻的山峦。
大地的脉络本没有这样的奇观,这是人的心灵巧妙创造。
在千年的湖底,石头被幻化成仿佛从天而降的小山峰。

注释

云根:指高大树木深入云霄的根部。
斑斑:形容绿苔分布不均,有深有浅。
䆗窱:古代对曲折小径或幽深山谷的称呼。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地脉:指大地的自然脉络或地质构造。
人心:指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幻作:形容像幻觉般的变化。
小飞来:形容湖底石头形状奇特,似自远方飞来的小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工巧夺天工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百尺云根老,斑斑长绿苔。" 这两句通过对古树盘根于山石间、苔藓在岩壁上生长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沧桑和自然界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永恒。

"幽寻穿䆗窱,远眺步崔嵬。"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山石之美的探索与欣赏,从细微处寻找自然之美,又从高处眺望山川之雄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敬畏之心。

"地脉元无此,人心亦巧哉。"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与人工之间关系的思考,似乎在质疑人工造景与自然之美孰优孰劣,也反映出诗人对人心机巧的一种赞美。

最后两句 "千年湖底石,幻作小飞来。" 则是一种神奇的想象,仿佛千年的沉淀都能在瞬间化为飞扬的尘埃,这既是自然力量的展示,也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一种超然物外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空间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是一篇充满哲思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张德夫园亭八咏(其八)可莹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张德夫园亭八咏(其三)玉椽

万个龙孙长,梢梢上半天。

清风长满屋,苍玉总如椽。

秀色到今日,深根凡几年。

宜封管城子,濡首落云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张德夫园亭八咏(其四)渔村

闻道江村好,人家罨画中。

持杯听欸乃,支策望空濛。

日落收疏网,潮生系短篷。

君尝询访否,恐有陆龟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李少保挽诗(其二)

昭代多诸老,惟公有典刑。

上方思旧弼,天亦畀脩龄。

竟委元成笏,俄传有道铭。

只期麟阁上,遗像拜丹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