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保挽诗(其二)

昭代多诸老,惟公有典刑。

上方思旧弼,天亦畀脩龄。

竟委元成笏,俄传有道铭。

只期麟阁上,遗像拜丹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李少保挽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已故去的人物进行了怀念和赞颂。

“昭代多诸老,惟公有典刑。” 这两句表达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前辈人物,但只有李少保拥有着传统的礼仪规范。这里的“典刑”指的是典范和法律制度,意味着李少保不仅是道德上的楷模,也是在治国理政上有杰出贡献的人物。

“上方思旧弼,天亦畀脩龄。”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上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天空似乎也在赋予岁月以新的意义。这里的“旧弼”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礼器或是古人的善行,而“畀脩龄”则是说时间被赋予了新的光泽。

“竟委元成笏,俄传有道铭。” “竟委”意味着最终托付给,“元成笏”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的文物或记录,而“俄传”表示不久之后,这些珍贵的遗产就被传承了下来。这里的“道铭”可能是指那些能够体现李少保德行和智慧的文字记载。

“只期麟阁上,遗像拜丹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美丽的建筑——麟阁之上能留下李少保的形象,并且用最好的颜料(丹青)来绘制他的遗容。这里展现了对逝者的尊崇和怀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李少保的一种颂扬,通过对他德行和贡献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位人物的深刻敬意和怀念之情。王炎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们对于理想化人物形象的追求和崇拜。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李少保挽诗(其一)

洁己惟清德,撄鳞有格言。

位虽居鼎鼐,心已在丘园。

身退名增重,年高道愈尊。

哀荣无可憾,馀庆子孙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李阁学挽诗三首(其三)

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

分忧承帝命,遗爱结民思。

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

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李阁学挽诗三首(其二)

止水中心静,浮云外物轻。

行藏无悔吝,存殁备哀荣。

士类思前辈,朝廷失老成。

衡湘人物尽,念旧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李阁学挽诗三首(其一)

物望推耆哲,岿然可镇浮。

莫年登近侍,再起殿南州。

不乐分铜虎,方期杖玉鸠。

胡然归未久,仙去杳难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