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
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登楼赏月的景象和心情。诗人在正午时分登上高楼,目光所及之处便是那轮清辉耀眼的明月。诗人的情感充沛至极,不忍心就此别过,这份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化作了“莫辞终夕看”的深情表达。
“动是隔年期”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每当佳节如中秋,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去年的同一时刻,那份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两句,则是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描绘。夜晚的凉意中,萤火虫在草丛间闪烁,而那轮明月则映照着树梢上的鹤巢,让人仿佛能听到鹤鸣声中带着的寂寞。
“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两句,则是诗人的深夜未眠,以及清晨时分对美好时光的不舍。鸡鸣报晓,意味着良辰美景即将逝去,而诗人却依依不舍,只能在心中轻轻告别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美好的珍视。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谁爱潺湲到水滨,春来唯有我来频。
沙边坐惯渔翁识,岸上行多白鸟驯。
髭发照看添霰雪,冠缨濯后少埃尘。
今秋更拟营蓑笠,冒雨冲风把钓纶。
为郎为郡意何阑,羞拂朝缨盖病颜。
赐笔任分双管赤,梳头已是二毛斑。
道孤自合先归隐,俸薄无由便买山。
出坐两衙皆勉强,此心长在水云间。
新集甘棠尽雅言,独疑陈杜指根源。
一飞事往名虽屈,六义功成道更尊。
骨气向人蹲獬豸,波涛无敌泻昆崙。
明年再就尧阶试,应被人呼小状元。
共叹蹉跎两鬓苍,立朝为郡是寻常。
重归谢客中书省,又送山涛吏部郎。
三入承明身最忝,十年兄事分偏长。
喜闻辞日留前席,莫算多时住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