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赋为招隐,无文可送穷。
郢歌应寡和,齐瑟自难工。
好在南山雾,高眠北牖风。
此心奚所得,要与古人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作品,标题虽未给出,但从内容上看,它属于和韵之作,即诗人以他人的诗作为基础,进行回应或创作。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心境的独白。
"有赋为招隐,无文可送穷",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来描绘隐居的生活,但心中却对隐逸有着深深的共鸣,暗示了他对世俗贫困的超脱态度。
"郢歌应寡和,齐瑟自难工",这里借用了楚辞中的典故,暗示自己的诗歌可能不被大众轻易理解,但诗人并不在意,因为他的追求在于内心的和谐而非外在的赞誉。
"好在南山雾,高眠北牖风",诗人描绘了理想的隐居环境,南山的云雾和北窗的清风,象征着宁静与自由,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最后两句"此心奚所得,要与古人同",诗人感慨自己的心境与古代隐士相同,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契合和内心的满足,而不是物质的富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隐逸情怀,以及对古人精神境界的仰慕。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久雨送春晚,倦游怜客穷。
不因人事谬,安得诗篇工。
莺语唤昨梦,鸡声惊晓风。
此时无好句,愁绝有谁同。
雨馀迟日放晴天,春入园林点化仙。
为约奚囊行秀野,更看花岛媚清川。
杖头买醉多踰百,笑里挥金知几千。
一段清狂谁会得,谩将高兴付诗传。
寻胜遨游且乐天,楚狂应是地行仙。
一年最好春三月,到处那能花满川。
梦泽诗肠吞八九,河沙醉境渺三千。
眼中况有江皋佩,应作潇湘胜会传。
骀荡融和二月天,邀朋同是饮中仙。
试将拄杖踏芳草,更看兰舟航野川。
酒兴偿花聊复一,诗篇贾勇或相千。
何妨日日寻春去,醉把赓酬授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