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除夕

少年轻自信,称引必诗书。

目少可意人,量已恒有馀。

慕远靡近忧,戒愓日复疏。

但念岁月悠,宁复嗟居诸。

冉冉四五十,正如下阪车。

青阳初起晨,已遂迫夕除。

四序谅不爽,今昔一何殊。

力衰业不就,夙计岂可虚。

抱兹中夜叹,起步仍踟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在壬子年除夕所作,名为《壬子除夕》。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

首句“少年轻自信,称引必诗书”,开篇即点出诗人年轻时的自信与对诗书的倚重,展现出其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接着,“目少可意人,量已恒有馀”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与宽容,以及内心的丰富与满足。

“慕远靡近忧,戒愓日复疏”则体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近处的淡然,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忧虑逐渐减少的过程。接下来,“但念岁月悠,宁复嗟居诸”两句,诗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不再因生活琐事而感叹。

“冉冉四五十,正如下阪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步入中年的状态,如同缓缓下坡的车辆,速度虽慢,却不可逆转。紧接着,“青阳初起晨,已遂迫夕除”两句,以清晨与傍晚的交替,象征着人生的早晚,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四序谅不爽,今昔一何殊”表达了对四季更替、时光飞逝的感慨,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变化之大。“力衰业不就,夙计岂可虚”则是诗人对自己事业未竟的反思,意识到过去的计划可能无法实现,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最后,“抱兹中夜叹,起步仍踟蹰”两句,诗人深夜叹息,步履迟疑,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道路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白鹿洞

贤圣生不数,五百斯其期。

获麟事已遥,白鹿乃在兹。

濂溪指迷途,朱陆分两岐。

其人虽不作,其言尚可师。

嗟予不自量,独往矢不疑。

玄精惑异趣,难闻悲后时。

荏苒历二纪,彷佛见津涯。

望望足莫前,如有神鬼司。

日月宁再与,虚知竟何禆。

感此未皇安,三益恒所须。

朅来遵故躅,庶几或见之。

精爽俨如在,荆榛多蔓枝。

在昔义利谈,闻者曾涕洟。

悠悠今古心,岂伊异所思。

川谷耀馀彩,竹树含新滋。

披衣冈阜巅,濯缨溪水湄。

怀哉祗于役,日夕伤迟迟。

形式: 古风

寄聂双江公

先生爱周易,三绝事不殊。

一朝绾虎符,长啸辞山居。

兵事贵神速,密奏专尚书。

紫禁夜半启,皇威赫以舒。

飞狐星营开,旄头半剪除。

告至举旷典,印组累累如。

少保职寅恭,孩孺悬绯鱼。

荣光照衢路,独与盛德俱。

嘿嘿省署夕,爻象观盈虚。

形式: 古风

次韵别陈子为

罗浮岂不乐,胡尔同江湄。

抱疴未收留,且与倾秫卮。

至道在何所,千里徒增悲。

出门顾场圃,秋黍方离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卧云楼

托居在城市,声利多豗嚣。

白云满山谷,往来暮复朝。

云飞不可留,太虚神与游。

昔人重揽结,冥卧百虑休。

不复知春秋,宁辨人间世。

身虽杂尘氛,心已释凝滞。

陈君年已晚,白发不盈卷。

高楼有嘉名,意与昔人远。

忆我开石莲,榻上生岚烟。

伊谁到枕席,惟有夜深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