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摄山栖霞寺颇得泉石之胜因访明征君僧绍故址读江令诸篇遂效其体

宿雨敛西昏,翔阳舒东白。

松涧纷相悦,溪喧若趋敌。

迤逦叩山椒,熹微露榜额。

焚香礼空王,问饭得香积。

灵骨吐双图,佛螺现千碧。

兴来不虚返,缘源渐有获。

飞泉激冰雪,余韵铿金石。

一线脂蚁通,双崖巨灵劈。

如闻大士音,恍作海潮色。

征君毕世栖,冥心自乐国。

江令终宵憩,返念仍焰宅。

伊余迷晚径,一壑乖定力。

已惭战胜肥,虚恋嚣中寂。

逝言涤无明,将从度公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摄山栖霞寺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与佛教文化的融合。首句“宿雨敛西昏,翔阳舒东白”以雨后的宁静与朝阳的明媚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松涧纷相悦,溪喧若趋敌”则以生动的拟人手法描绘了山间松树与溪流的和谐共处,赋予自然景观以生命感。

“迤逦叩山椒,熹微露榜额”描述了作者沿着山路攀登至山顶的情景,晨光初露,榜额清晰可见,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焚香礼空王,问饭得香积”则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虔诚与好奇,通过参拜与询问,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指引。

“灵骨吐双图,佛螺现千碧”描绘了神秘而庄严的景象,灵骨显现出两幅图象,佛螺在碧绿的环境中显现,增添了宗教的神圣感。接着,“兴来不虚返,缘源渐有获”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获得的感悟与收获,不仅仅是自然美景,更有心灵上的触动与启发。

“飞泉激冰雪,余韵铿金石”通过瀑布与冰雪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而“一线脂蚁通,双崖巨灵劈”则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山崖间的奇妙景象,仿佛有神力在其中运作。

“如闻大士音,恍作海潮色”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内心的体验,仿佛听到了大德高僧的声音,感受到了大海般的广阔与深邃。最后,“征君毕世栖,冥心自乐国”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他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江令终宵憩,返念仍焰宅”则是对历史人物江令的追忆,他在夜晚休息时仍不忘自己的火焰般炽热的心志。而“伊余迷晚径,一壑乖定力”则表达了作者自己在追寻真理与自我超越过程中的困惑与挣扎。

“已惭战胜肥,虚恋嚣中寂”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欲望与内心平静之间的矛盾与反思,意识到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更应珍惜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逝言涤无明,将从度公析”则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智慧与修行,清除心中的迷惑与无知,最终达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升华。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纵步摄山颇穷名胜有作

兹山实灵秀,茀郁如团伞。

窈窕隙日穿,芊眠泄云散。

忍草屐不妨,名药囊堪满。

涌瀵胜垂乳,迭石疑丛卵。

易窥法王像,难迹征君馆。

忽有岩梅发,如逢胜流款。

酌水当醴觞,抚松韵清管。

日昃不知归,焉顾足力短。

明发望台城,戒徒心更缓。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追和江令静卧栖霞山房望徐祭酒作有怀赵祭酒

夜静绝梵呗,地幽宿岚阴。

警鹘振栖羽,飞泉来远音。

因探作者咏,时搅故人心。

讲席鳣初俎,经坛杏欲林。

西方既中返,北面敢希钦。

幸以衰迟感,毋复望臣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古意寄伯玉司马(其一)

古道邈以乖,雅尚人自疑。

日余与君子,结发媚清时。

弃置何足言,千秋以为期。

邹律嘘春阳,被者尚参差。

见龙虽在田,文明光四垂。

凤衰将何道,六融犹未摧。

逝将因风往,消摇于咸池。

形式: 古风

古意寄伯玉司马(其二)

金陵富英彦,甲第亘中逵。

短刺日夕驰,迹往神不偕。

宁知尘中尚,乃在黄山陲。

容城既璧陨,济南复兰摧。

俯仰宇宙间,知己日以稀。

纫袖双郁金,三枯芬渐衰。

幸其未为莸,持用表心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