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白大师入山(其二)

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

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

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白大师的僧人前往山中修行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大师行进过程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

首句“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点明了白大师的目的地是位于山阴的樵山。接着,“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古寺周围茂密的树木,象征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另一方面,以“閒云一片心”比喻白大师的心境,既闲逸又纯净,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描绘了白大师在山中行走时的细节,通过“折花”和“出食”的动作,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这两句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惊晓蚁”和“下幽禽”的反应,侧面烘托出白大师的轻盈与和谐。

最后,“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白大师的形象。日暮时分,白大师只伴随着清朗的梵音,随风穿越远方的树林,既表现了他修行生活的简朴与专注,也体现了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白大师的修行之路,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一从兵革后,大雅久云衰。

声气如今日,风流宛在兹。

泠泠春夜涧,濯濯柳初枝。

何以裁诗句,清新倘似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琼南(其一)

雷阳南岸尽,城郭浪中开。

古井鱼增老,穷溟雁不来。

禹粮收木末,猴酒酿山隈。

风土相逢处,仁蘋荐几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琼南(其二)

奇甸周千里,山川自一方。

金沙如日赤,铁树与人长。

石有麋潜影,楠多鸟寄香。

不因诸物产,长吏更循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

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

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