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邵叔宀先生遗札

死别生离各泫然,吞声恻恻已经年。

帆开南浦春刚去,舟到西泠月正圆。

当日祖筵如梦里,即今展翰又天边。

伤心一树梅花发,更有谁移植墓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检邵叔宀先生遗札》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死别生离各泫然,吞声恻恻已经年。”以“死别”与“生离”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悲痛与不舍,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哀伤。接着,“吞声”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只能默默承受的情景。

颔联“帆开南浦春刚去,舟到西泠月正圆。”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南浦的春水刚刚离去,西泠的明月却已圆满,这样的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无情。

颈联“当日祖筵如梦里,即今展翰又天边。”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昔日相聚的宴席仿佛梦境一般遥远,而今只能通过书信寄托思念,距离却如同天边般遥远。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尾联“伤心一树梅花发,更有谁移植墓田。”以梅花的盛开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梅花的开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之下,却伴随着对友人墓地的哀悼。最后一句“更有谁移植墓田”则直接点明了对友人的哀思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花前曲(其一)

巡檐花满地,倚槛香留枝。

看花易肠断,攀树最相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花前曲(其二)

水流既入海,月缺能重圆。

花落树犹在,花前人可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焦节妇行

雄鸡齐唤霜满天,看郎刀裹肩上肩。

里胥促发似豺虎,语声未毕行尘前。

茕茕为君守乡里,妾身虽生不如死。

床头有儿呱呱声,此时欲死还宜生。

翠钿罗襦一时卸,转托邻翁向街卖。

郎行慎勿忧家中,妾身可碎妾不嫁。

生当努力青海头,死当瞑目黄泉下。

等闲一度十九秋,儿成学贾事远游。

妾存已似枝上露,郎在亦白天边头。

五更城头吹箴篥,黑云如轮月如漆。

荧荧一点青虹寒,蟋蟀在户鬼在室。

忽然四面来血腥,举头瞥见神魂惊。

一人手提髑髅立,遍体血污难分明。

汝近前来妾不惧,果是郎归定何据。

一风暗来飘血衣,去日曾穿此衣去。

郎归妾已知,但怪来何迟。

床头一灯灭,梁上长绳垂。

昔闻瀚海风沙一万里,郎兮几时飞度此。

妾死尚欲随郎行,看郎白骨沙场里。

形式: 古风

道旁废园

何人行乐处,零落见陂池。

草竟长于我,花还开向谁。

盛时来已晚,过客见同悲。

问讯樵苏者,模糊半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