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灵峰寺梅花盛开,因循未往,枨触旧游

小楼客思,人日风光,相对清惋。

念念灵峰,红萼破寒初展。

残雪钟边山远近,小诗驴背春深浅。

待幽寻,只苍苔故径,别怀怎遣。记细舸、平湖才见。

栏外回风,吹滟金线。觅梦虚亭,剩有冻禽凄断。

空水青摇分袂影,高花间作听经伴。

忍孤踪,傍芳栏,百回千转。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小楼中独自沉思,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人日节”)之际,面对梅花盛开的灵峰寺景色,感到清新而哀婉。他回忆起过去与梅花共度的美好时光,红梅在严寒中绽放,远处近处的山峦在残雪映衬下显得遥远。他在驴背上吟咏小诗,探索着春天的深处,期待着能再次踏上那布满苍苔的小径,寄托深深的思念。

词中提及的“细舸”和“平湖”,展现出湖光山色的画卷,微风吹过,湖面泛起金色涟漪。在虚亭中寻找梦境,只剩下几只冻禽的凄凉叫声相伴。空中的倒影与高处的梅花仿佛在低声诵读经文,增添了静谧的氛围。作者忍不住独自徘徊在花丛中,倚靠在芬芳的栏杆旁,思绪万千,反复回味那些旧日的游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初归

离心禁惯。不信银荷花并灿。梦里犹疑。

道是荒鸡旅夜时。人生厮守。只愿佳时常握手。

何羡灵仙。输汝天涯即眼前。

形式:

水龙吟.题蕙愔鼓山灵源洞《戴笠听泉图》

千林拥绿黏天,何来倩影空濛里。

轻飘笠带,初停屧响,但闻流水。

万玉争鸣,孤襟闲映,幽清无比。

更溅寒霏雨,沉阴吹暝,看难辨,岩颠字。

可是灵娥游戏。泻银潢、仙槎斜舣。

龙吟鸟语,烟开潭静,石苍苔紫。

忽地香过,花宫钟定,秋生松际。

恁徘徊待拾,颓云一绺,归添青髻。

形式:

减字木兰花

消沉已久。道是无痕偏觉有。天际来时。

接目分明意尚疑。丝香吹麝。黄菊禅初清绝夜。

好处多醒。一点残钟欲曙灯。

形式:

浣溪沙.仿赵彝斋双钩水仙,为道之寿

辨寝中宵淡有痕。翠釭珠蕊照离魂。

当年灵瑟记春恩。

花气蒸云依旧石,水香弹雨不移盆。

世情兀自落寒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