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其二)红叶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翻译

剩余的丹砂在玉杵中,金刀上残留着斑斓色彩,染遍了吴江边孤独的树木。
几点朱红像铅笔痕迹,几次在秋夜中哀怨哭泣。
旧日梦境中,青春不再,新愁涌上,红唇微启诉说哀伤。
最令人怜惜的是,面对新霜,独自打扮,镜中的绣蓉晚妆被比作衰老。
树林凋零,西风为何如此催人老去,花朵还在争艳。
二月的残花,误了小车驶过的山路。
再次辨认,流水旁荒沟,恐怕还有寄予情感的话语留存。
只有凄凉的秋苑夕阳,冷枝下残留醉舞的痕迹。

注释

玉杵:研磨工具。
馀丹:剩余的丹砂。
金刀:金属制的刀具。
剩彩:残留的色彩。
吴江:地名,古代水名。
朱铅:红色颜料。
怨啼:哀怨的哭泣。
绿鬓:青丝,指年轻的黑发。
轻凋:渐渐凋零。
绛唇:红色嘴唇。
微注:轻轻启唇。
新霜:初秋的寒霜。
绣蓉:精致的芙蓉。
流水荒沟:荒废的沟渠边的流水。
寄情芳语:寄托情感的话语。
秋苑斜阳:秋日园林的落日景色。
斜阳:傍晚的太阳。
冷枝:寒冷的树枝。
留醉舞:留下醉酒的舞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沂孙的作品,名为《绮罗香·红叶》。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词采用了典型的宋词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秋天落叶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情感淡漠的深切感慨。

首句“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中,“玉杵”和“金刀”都是精细打磨之物,比喻诗人用心渲染;“馀丹”、“剩彩”则暗示秋色之艳丽;“重染吴江孤树”则是说秋天的枫叶在吴江边特别地显眼,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秋景,更表现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

接着,“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中,“几点朱铅”和“几度怨啼”都是对秋天景色和情感的描写;“惊旧梦”、“绿鬓轻凋”则是说诗人在秋风中回忆往昔,发觉青春不再,而头上的发饰也逐渐失去了光泽;“诉新恨、绛唇微注”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新的哀伤。

第三句“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中,“最堪怜”是说秋天的景致最让人心疼;“同拂新霜”则是在形容早晨的露水如霜;“绣蓉一镜晚妆妒”则是用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像精美的妆饰一样细腻而又难以持久。

末了,“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则是在描绘秋天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再的哀叹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秋天落叶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层探究,展现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对当前现实的无奈。这样的主题在宋代文学中颇为常见,是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的一种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69)

王沂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字:圣与
  • 号:碧山
  • 籍贯:玉笥山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

恰似断魂江上柳,越春深越瘦。

形式: 押[宥]韵

疏影.咏梅影

琼妃卧月。任素裳瘦损,罗带重结。

石径春寒,碧藓参差,相思曾步芳屧。

离魂分破东风恨,又梦入、水孤云阔。

算如今、也厌娉婷,带了一痕残雪。

犹记冰奁半掩,冷枝画未就,归棹轻折。

几度黄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别。

苍虬欲卷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

早又是,翠荫蒙茸,不似一枝清绝。

形式: 词牌: 疏影

锁窗寒/琐寒窗(其三)

出谷莺迟,踏沙雁少,殢阴庭宇。

东风似水,尚掩沈香双户。

恁莓阶、雪痕乍铺,那回已趁飞梅去。

奈柳边占得,一庭新暝,又还留住。前度。西园路。

记半袖争持,斗娇眉妩。琼肌暗怯,醉立千红深处。

问如今、山馆水村,共谁翠幄熏蕙炷。

最难禁、向晚凄凉,化作梨花雨。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锁窗寒/琐寒窗(其一)春思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

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

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

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曾见。双蛾浅。

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

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

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

形式: 词牌: 琐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