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
地秀偏宜竹,天寒未见梅。
云林千嶂出,烟艇一帆开。
且醉休言别,归期信召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和郑微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郑微之相聚的欢乐时光。首联“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描绘了老朋友热情款待,清雅的宴席上举杯畅饮的场景。接着,“地秀偏宜竹,天寒未见梅”写出了环境的清幽,竹子的翠绿与冬季未至的梅花形成对比,暗示了时节的宁静。
“云林千嶂出,烟艇一帆开”通过描绘山水云雾缭绕,小舟扬帆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寓含着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惬意。尾联“且醉休言别,归期信召催”劝慰大家在欢聚中沉浸于酒意,不必急于言别,因为相聚的时光总会被未来的召唤所催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友情、宴饮和山水自然为背景,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留恋。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翠幰霓旌夹露台,夜凉宫扇月中开。
龙衔烛抱金门出,鳌负山趋玉座来。
砀极戏添夷客喜,柏梁篇较从臣材。
共知天意同民乐,愿奏君王万寿杯。
安危魁柄倚谁操,敛笏千官拱赭袍。
能有本根持国论,岂须毫发间戎韬。
征求藉藉人多困,羁旅皇皇我亦劳。
栖宿与君何计得,半生飘荡似风毛。
自信箪瓢乐,宁羞猿鹤惊。
论高知峻节,交淡见纯诚。
自昔心无间,相逢眼更明。何当荐有道?
坐想软轮迎。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
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
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