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歌

东府城空王气摧,万岁山前宫殿开。

大木参天工失裁,无用为用神驱来。

置之东门象出震,观者峨峨诧山峻。

雷轰电裂百怪避,卧理坤维作雄镇。

中空外廓如枯槎,剥落藓石嵌风沙。

白昼茫茫苍海立,老龙睒矐灵蛟拿。

君不见有明中叶貂珰煽,西山土木诛锄遍。

又不见潢池兵燹肆毒痡,蜀山碧血明社墟。

沧桑阅尽惟神木,回首苍凉泣马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爵滋所作的《神木歌》,描绘了一棵神奇的大树在历史变迁中的见证。首句“东府城空王气摧”暗示了昔日繁华的衰落,紧接着“万岁山前宫殿开”则展示了宫殿遗迹的存在。大树参天,自然之力与人工巧妙结合,象征着神的力量。“置之东门象出震”描述了大树的位置和威严,观者为之惊叹。

接下来,诗人通过“雷轰电裂百怪避”形容大树的气势,将其视为镇守乾坤的雄伟存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大树“中空外廓如枯槎”,表面剥落,内部朽坏,仿佛历史的沧桑写照。诗人以“白昼茫茫苍海立”形容其孤独而坚韧,又借“老龙睒矐灵蛟拿”象征古老的力量与神秘。

最后,诗人通过明朝的宦官专权和战乱破坏,以及蜀山的悲剧,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结尾处,“沧桑阅尽惟神木,回首苍凉泣马湖”更是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对过去的沉思。整首诗以神木为载体,寓言历史的兴衰,富有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3)

黄爵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抚州行寄太守郭松崖前辈

羊城山宛宛,半插高空半。

平远羊城水汤汤,其源清激流汪洋。

墨龙池上龙飞翔,星辰照耀垂文昌。

名贤典则首陆晏,名宦风流首谢王。

石入晴雨天无定,金窟银峰地宝罄。

水溯巴湘估客穷,山梯闽粤征夫病。

黄山之山高高可种竹,黄水之水深深宜禾畴。

乃有不耕之夫原上游,盗笋不足还盗牛。

我生之初风尚古,岁时伏腊罗尊俎。

昔日崇墉足谷家,今时飘泊无聊侣。

临川之南龙骨渡,乃是逋逃渊薮处。

为狐为鼠遑恤他,为虎为狼当奈何。

父兄教不先,子弟率不谨,不见阿芙蓉,家家鬼结磷。

士贫孰义学,民贫孰义仓,贫人挑盐富人食,官吏捉盐盐被攘。

安得反浇俗,尽为农桑民。

安得挽薄习,尽为弦诵人。

我闻颜真卿,治陂灌田民利均。

又闻秦起宗,俭约安静民化淳。

公其迈古昔,与民为更新。

爱民之吏公其举,贼民之吏公其甄。

玉田氤氲灵谷芬,侧身南望歌神君。

形式: 古风

秋雨叹寄海秋亨甫

秋雨飒沓凄五更,孤镫无焰树有声。

百年之忧一息集,虚室疑有鬼神入。

文章郁郁感我肠,世事冥冥幻转睫。

四海知君意气大,汤生兀兀张生挫。

非愚自笑北宫穷,有怀欲救翳桑饿。

我有破屋如卢仝,秋深四壁愁雨风。

杜陵怊怅万间厦,此愿恐付虚无中。

汤生家澬阳,澬阳之水横披猖。

张生来燕市,燕市米价亦腾起。

无田可耕禄可养,白云高高怅南望。

君乎与我同寂寥,黑头那得取卿相。

西望翠微山,山中泉石何萧间。

我有夙约竟孤负,终夜漫漫坐愁叹。

张生三日游未回,汤生咫尺亦不来。

眼中之人生我哀,昨者珠玉今黄埃。

吁嗟万事乃如此,日月迁流枉悲唏。

明朝秋霁堪登高,安得痛饱中山醪。

形式: 古风

癸巳中秋次韵答陈润珊并示江南留京诸子(其一)

唳鹤一声来远皋,羁人争不梦魂劳。

已怜束缚非吾志,安得驰驱更尔曹。

帝女河桥终寂寞,嫦娥月殿自清高。

却愁天末浮云蔽,冷雨催成点客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癸巳中秋次韵答陈润珊并示江南留京诸子(其二)

江南几辈昔知名,未必文章愧长卿。

客去萧然琼岛梦,水流凄绝玉河声。

匣中古剑疑龙化,衣上浮尘逐马生。

颇似晨星三五点,因依北斗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