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谜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一个月接着一个月,两个月加起来只有一半。
高处有可供耕种的田地,低处有不断流淌的河流。
一家人有六个成员,但有两个不能团聚。

注释

一月:单数月份。
又:再,继续。
共:总共。
半边:一半。
上:高处。
可耕之田:可以耕种的土地。
下:低处。
长流之川:长流的河流。
一家:一家人。
六口:六个人。
两口:两个人。
不团圆:不能团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反映了农民的困苦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以精巧的比喻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不满和理想追求的深沉情感。

首句“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通过月亮的变化来象征时间的推移,表达了农民对于时光飞逝、季节更迭的无奈与期待。月亮是中国古代常用来描写情怀和时光流转的意象,此处则特别强调了农事的紧迫性。

接着,“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具体描绘了田园景观,通过“上”、“下”两个方位词,更为画面增添了一种空间感。田野和河流都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这里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对农民生活的重要性。

最后,“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则转向家庭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一家有六口"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大家庭,而“两口不团圆”却透露出家庭成员间关系紧张或是分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家庭生活的困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田园景观和家庭生活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深刻的社会关怀,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不满的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

叶侯越著姓,胄出实楚叶。

缙云虽穷远,冠盖传累叶。

心大有所潜,肩高未尝胁。

飘飘凌云意,强禦莫能慑。

辟雍海环流,用汝作舟楫。

开胸出妙义,可发矇起魇。

词如太阿锋,谁敢触其铗。

听之心凛然,难者口因嗋。

抟飞欲峨峨,锻堕今跕跕。

忘情塞上马,适志梦中蝶。

若金静无求,在冶惟所挟。

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经纶安所施,有寓聊自惬。

棋经看在手,棋诀传满箧。

坐寻棋势打,侧写棋图贴。

携持山林屐,刺擿沟港艓。

一枰尝自副,当热宁忘箑。

反嗤褦襶子,但守一经笈。

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摺。

欢然值手敌,便与对匕筴。

纵横子堕局,腷膊声出堞。

樵父弛远担,牧奴停晏馌。

旁观各技痒,窃议儿女嗫。

所矜在得丧,闻此更心惵。

熟视笼两手,徐思撚长鬣。

微吟静愔愔,坚坐高帖帖。

未快岩谷叟,斧柯尝烂浥。

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危嶪。

或撞关以攻,或觑眼而擪。

或羸行伺击,或猛出追蹑。

垂成忽破坏,中断俄连接。

或外示閒暇,伐事先和燮。

或冒突超越,鼓行令震叠。

或粗见形势,驱除令远蹀。

或开拓疆境,欲并包总摄。

或仅残尺寸,如黑子著靥。

或横溃解散,如尸僵血喋。

或惭如告亡,或喜如献捷。

陷敌未甘虏,报仇方借侠。

讳输宁断头,悔误乃批颊。

终朝已罢精,既夜未交睫。

翻然悟且叹,此何宜劫劫。

孟轲恶妨行,陶侃惩废业。

扬雄有前言,韦曜存往牒。

晋臣抑帝手,捘侯何啻涉。

冶城子争道,拒父乃如辄。

争也实逆德,岂如私斗怯。

艺成况穷苦,此殆天所厌。

如今刘与李,伦等安可躐。

试令取一毫,亦乏寸金镊。

以此待君子,未与回参协。

操具投诸江,道耕而德猎。

形式: 古风

田单

湣王万乘齐,走死区区燕。

田单一即墨,扫敌如风旋。

舞鸟怪不测,腾牛怒无前。

飘飖乐毅去,磊砢功名传。

掘葬与劓降,论乃愧儒先。

深诚可奋士,王蠋岂非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白云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

西风来吹欲消散,落日起望心悠然。

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当檐边。

时来不道能为雨,直以无心最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白日不照物

白日不照物,浮云在寥廓。

风涛吹黄昏,屋瓦更纷泊。

行观蔡河上,负土私力弱。

隋堤散万家,乱若春蚕箔。

仍闻决数道,且用宽城郭。

妇子夜号呼,西南漫为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