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州瑞莲

莲之为瑞固有之,水神岂肯轻钟奇。

双花仅见子辱表,并蒂尝著原父诗。

未如今年荆州幕,拔萃出类罗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于六花同一枝。

根荄太华玉井藕,彷佛函德铜池芝。

晓来朝日千叶开,宛若群玉齐顷葵。

花工示人厥有象,岂止绿沉而红依。

花中独此号君子,爱莲有说闻濂溪。

方今众贤聚本朝,左右周召而皋夔。

朝和物和天地和,荐之千载之一时。

主人生平不好异,一见错愕开双眉。

此天产也岂人力,赋此直欲同僚知。

形式: 古风

翻译

莲花作为吉祥物自古就有,水神怎会轻易赋予它奇特的美。
双朵花只是在子辱的诗中出现,而并蒂莲则常见于原父的诗篇。
荆州今年的幕僚中,有杰出人才如同罗列的方池莲。
从两朵到四朵,甚至五朵、六朵在同一枝头绽放。
莲花的根茎如太华山的玉井藕,仿佛蕴含着美德的铜池灵芝。
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千片花瓣盛开,如同众多美玉围绕着向日葵。
园丁展示的不仅仅是绿色和红色的花朵,还有它们的象征意义。
在花中,唯有莲花被称为君子,爱莲的风尚源自濂溪的教诲。
当今众多贤才聚集朝廷,如同周公、召公和皋陶、夔乐般和谐。
朝政与万物和谐,天地间充满和平,此刻将它们献上。
主人一生不喜奇异,但见到这莲花却惊讶地挑起眉毛。
这是天赐之物,赋以这样的美,只为让同僚知晓。

注释

瑞:吉祥。
轻钟奇:轻易赋予奇特的美。
子辱:诗人名。
并蒂:两朵花并生。
拔萃:杰出。
罗方池:排列如方池中的莲花。
太华:华山。
函德:蕴含美德。
君子:比喻高尚品德的人。
濂溪:指周敦颐,北宋理学家。
皋夔:古代贤臣。
荐:献上。
错愕:惊讶。
天产:天赐之物。
同僚:同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莲花图景,通过对莲花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力的赞美。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高雅,因此诗中的“莲之为瑞固有之”不仅是对莲花外形之美的肯定,也包含了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

诗人通过“双花仅见子辱表, 并蒂尝著原父诗”两句,表现了对先贤传统的尊崇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这里的“原父”可能指的是前人的智慧或是特定的人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并从中获得灵感的对象。

接下来的几句“未如今年荆州幕, 拔萃出类罗方池。二花三花四五花,至于六花同一枝。”则描绘了莲花盛开的壮观景象,其中“拔萃”指的是超群脱俗,“罗方池”则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方名。莲花的数量从两个到六个不等,但却奇迹般地长在同一枝上,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力。

“根荄太华玉井藕,彷佛函德铜池芝。”这两句则是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其中“玉井藕”、“铜池芝”都是高级别的修饰词,表明了莲花所在之处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灵气。

诗人接着写道:“晓来朝日千叶开,宛若群玉齐顷葵。”这里,“晓来朝日”描绘了清晨阳光的温柔,“千叶开”则展示了莲花盛放的景象,而“宛若群玉齐顷葵”中的“宛若”形容其美丽如同群玉一般,既形容了莲花的美,也强调了它们在阳光下的神采。

诗中还有一段:“花工示人厥有象,岂止绿沉而红依。”这里,“花工”可能是指自然或造物主,“示人厥有象”则表明莲花不仅外形美丽,而且承载着某种象征意义。接下来的“岂止绿沉而红依”则强调了莲花颜色的变化,从绿色到红色,展现出自然界的丰富与多彩。

最后,“花中独此号君子,爱莲有说闻濂溪。”中的“花中独此号君子”表明诗人对这朵特殊莲花的情感寄托,而“爱莲有说闻濂溪”则是对传统文化中关于莲花的赞美之词的回应。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美好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咏衡岳禹柏

我来衡山下,古梵见老柏。

森然星野分,亶有神明力。

风霜饱更练,雨露富培埴。

岳灵共长久,造化与消息。

本盛柯叶茂,夫岂一朝积。

中断寻复续,生意仁一脉。

亦由功万世,何止祚四百。

五子叹将否,一旅少康出。

此殆皇天意,髣髴留禹迹。

倚为赤帝佐,正此苍官色。

存古追蠡在,比休玄圭锡。

稽首千万年,五丁谨封植。

形式: 古风

宜城道间

萧萧风雨问南关,客里单衣八月寒。

灯火数家栖逆旅,江山千里走卑官。

飘零岐路凭诗纪,寂寞襟怀借酒宽。

亟写音书寄乡国,北山高卧尽平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庚申病中作

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

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證生微茫。

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

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摄养贻天殃。

头目昏眩手足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徬徨。

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

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

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

枝披叶殒待风寒,根本弗固安能当。

平生踪迹等一梦,未必可保风灯光。

儿女满前无顾恋,家山何许莫思量。

是非得失一勾断,万事尽付之遗忘。

宁神定虑听造物,至此收拾甘归藏。

门前风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庚戌过浯溪读中兴碑

峿山一何青,浯水一何绿。

上有唐朝碑,苍崖与天矗。

清庙仿遗音,灵武号实录。

其笔走风雷,其文贵金玉。

曾经两贤手,足耀千载目。

后来纪名氏,前镵后且续。

岂无黄绢辞,中寓白圭读。

一辞不敢措,我惧此碑辱。

虽然勿泥古,咏叹岂不足。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

将墨东海水,且汗南山竹。

勒功岱嵩顶,岂但清溪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