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亮垣归省(其二)

风雨论文夕,招寻独有君。

那堪白社侣,转向碧山分。

柳折金堤晚,尊开玉液芬。

当筵不尽醉,应为惜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黄亮垣在风雨之夜相聚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归省的不舍之情。

首句“风雨论文夕”,点明了聚会的时间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而“论文”则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营造出一种文人相会、探讨学问的氛围。

“招寻独有君”一句,强调了诗人对黄亮垣的特别邀请和重视,表现出深厚的情谊。同时,“独有”二字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可能是因为其他朋友未能一同参与这次聚会。

接着,“那堪白社侣,转向碧山分”,诗人感叹于难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聚一堂,尤其是当他们不得不分别,前往各自的家乡或不同之处时,这种分离显得格外令人难以承受。这里运用了“白社侣”这一典故,象征着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而“碧山分”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分别后各自前往的方向。

“柳折金堤晚,尊开玉液芬”,这两句描绘了聚会结束时的场景。晚风中,柳枝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这场聚会作别;而酒樽开启,美酒飘香,更添了几分离别的愁绪。这里的“金堤”和“玉液”分别用来形容柳枝和美酒,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诗意。

最后,“当筵不尽醉,应为惜离群”,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这场聚会的留恋和对友人即将分别的不舍。即使在宴席上已经喝得微醺,但仍然觉得不够尽兴,因为这不仅仅是饮酒的乐趣,更是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哀愁,让人感受到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黄亮垣归省(其三)

无奈乡心剧,看君独著鞭。

祇因供菽水,不为忆林泉。

莱子斑衣日,相如负弩年。

故山宁久卧,清庙待朱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十七夜再集李伯襄楼上(其一)

为爱清秋赏,招邀更倚栏。

故人殊共此,圆魄未须残。

拚醉酬良夜,惊衰怯早寒。

楼前移几尺,频起把杯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十七夜再集李伯襄楼上(其二)

不分楼头月,无端三五过。

梧凋空玉井,桂濯尚金波。

客思当秋倍,豪心对酒多。

况逢白社侣,无惜朱颜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日喜吴光卿孝廉至招同李伯襄太史曾元鲁比部黎有道山人小集(其一)

相隔频音问,相逢是帝乡。

风尘怜客况,词赋满书囊。

霜叶留馀绿,篱花绽早黄。

东山秋色好,到此可能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