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投老持竿柳外村,尺书久不抵脩门。
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投老持竿柳外村"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尺书久不抵脩门"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料应下榻从容日"一句,通过设想徐兄访问陈宰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平淡生活的珍视。而最后一句"自说通家好子孙"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追求超然物外的情怀。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倚楼目断暮江边,约定归期夜不眠。
香篆有烟灯有晕,笑移针线向床前。
绿杨红杏闹墙头,画出眉山却带秋。
一行珠帘休捲上,怕春知道有人愁。
千里相思两寂寥,东阳应减旧时腰。
书中喜有归来字,携傍红窗把笔描。
雌蝶雄蜂缀杏枝,此时此意妾心知。
等閒绣在香囊上,寄与东风赠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