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曲用草窗韵

博山飞香霭空绿,大菊杯心凸金粟。

百幅罘罳障夜寒,歌台小妓吹横玉。

兰堂画烛如椽粗,楚腰魏鬓娇相扶。

四筵高谈遏花漏,犀盘杂遝罗天酥。

杯行过手如飞箭,座上愁无系欢线。

晓鞯驮月朦胧归,东家又报开春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晚的宴会,充满了浓郁的宋代文人风雅之气。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与氛围。

首先,"博山飞香霭空绿,大菊杯心凸金粟",以博山炉散发的香气和大菊花杯中的金色颗粒,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华贵的氛围。"博山"象征着香气的弥漫,"大菊"则代表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

接着,"百幅罘罳障夜寒,歌台小妓吹横玉",描述了宴会中设置的屏风遮挡寒冷,以及歌台上小妓女吹奏横笛的情景。"百幅罘罳"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丰富性,也暗示了宴会的规模宏大;"横玉"的吹奏,更增添了音乐的美妙与宴会的欢乐气氛。

"兰堂画烛如椽粗,楚腰魏鬓娇相扶",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装饰与人物的美丽。"兰堂"指装饰华丽的大厅,"画烛如椽粗"形容蜡烛粗大且装饰精美,"楚腰魏鬓"则是对女子身材与发饰的赞美,"娇相扶"则体现了她们的娇美与相互扶持的和谐。

"四筵高谈遏花漏,犀盘杂遝罗天酥",描述了宴会上宾客们高谈阔论的场景,以及他们享用美食的快乐。"四筵"表示宴会的四个席位,"高谈"展现了文人的智慧与交流,"花漏"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但在这里被诗意地表达为宴会的持续;"犀盘"和"天酥"则分别代表了珍贵的餐具和美味的食物。

最后,"杯行过手如飞箭,座上愁无系欢线",形象地描绘了酒杯快速传递的场景,以及人们在欢愉中忘却忧愁的状态。"杯行过手如飞箭"生动地表现了宴会的热烈与节奏感,"座上愁无系欢线"则表达了人们在欢聚时内心的愉悦与轻松。

"晓鞯驮月朦胧归,东家又报开春宴",以清晨的景象结束,暗示宴会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预示着新的开始。"晓鞯驮月"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朦胧之美,"东家又报开春宴"则预示着宴会的循环与延续,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好与艺术享受的追求与热爱。

收录诗词(556)

李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字:和父
  • 号:雪林
  •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相关古诗词

猗兰曲

湘花小朵分幽春,封根苔土如蛇鳞。

东风晓剥兔豪壳,青瑶斛冷香吹人。

滋香夜滴金蟾水,绿叶紫茎光韡韡。

佩囊荒破赤龙愁,璧月斜沉泣骚鬼。

形式: 古风

古春谣

苍梧云塞东风路,勾芒太皞无行处。

草啮枯泥后土愁,桃花自满云中树。

黄牛力作兴农工,一犁细雨香濛濛。

阿香夜奉玉皇诏,搥鼓空唤閒蛇虫。

形式: 古风

桃州古田镈歌

老翁犁山田土中,获得昔人垦田器,似铎有柄,如钟不圜。

身长二尺径八寸,口薄腹厚唇微穿。

颜色绀碧艳绿处,间有班红如血鲜。

形模古拙见者怪,铜性已变不复辨,疑是死铁兼顽铅。

老翁视为弃物委床下,一朝移出茅檐前,尘灰糠秕俱塞填。

乃有博雅识是古田镈,垂涎拂拭再三看,扣之尚觉声隐然。

水痕土色两相蚀,叹息不知铸自三代之何年。

邀翁问所得,共入酒家保,买以十万青铜钱。

买来携归置几案,一架坐插青丝毡。

图书钟鼎相联编,宝玩要使儿孙传。

自秦历汉以来此镈只在土,出世便苦无常主。

博雅好事归泉台,可怜阅世亦如草头露,高堂山鬼不守护。

他家更有好古人,又以青钱易将去。

形式: 古风

忆昔行

忆昔当年十四五,尝看秋潮到江浒。

飞裾径上酒家楼,凭栏直望潮生处。

数百里间名海门,悠悠一线色如银。

渐近江心痕渐大,汹涌声吞十万军。

须臾潮头高数丈,众潮随接皆奔上。

中有雄心拍浪儿,几点红旗争荡漾。

风前缥缈夺标来,神蛟鬼鳄俱摧颓。

监潮侯有伍胥在,但见濆薄旋推回。

后来沙涨西兴口,潮势何曾十分有。

水上人骑骒马行,车如鸡栖马如狗。

数年之后不可当,漰湃惊闻洗目塘。

汪洋且拨菜园去,坝子桥边亦渺茫。

神皋内史承天旨,摆桩叠石曾料理。

至今遏捺逾十年,桩石如城牢在水。

江头人谓可安居,连年不奈还忧虞。

西风吹潮半夜起,子胥之怒知何如。

阴威作寒带烟雾,捲石掀沙出幽府。

堪羡云中拍浪儿,踏著危机不怕危。

乘除消长君休忽,牢执长竿一面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