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十八咏(其三)唤鱼潭

潭水清见底,老僧来唤鱼。

与渠同法食,持钵施斋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潭水清澈见底,老僧前来唤鱼。
他与鱼共享佛法饮食,手持饭碗剩余斋饭施舍。

注释

潭水:清澈的池塘水。
见底:能看见底部。
老僧:年长的僧人。
唤鱼:呼唤鱼儿。
渠:他,指老僧。
同法食:一起遵循佛法饮食。
持:拿着。
钵:僧人的食具,通常为圆形小碗。
施斋:布施斋饭。
馀:剩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晁公溯在宋代游览中岩,被潭水清澈见底的景象吸引,注意到一位老僧正在潭边唤鱼。这唤鱼的动作不仅体现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佛教中的慈悲和布施精神。老僧不仅喂鱼,更是将剩余的斋食以钵盛装,分给这些生灵,展现了修行者的慷慨和对生命的尊重。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欣赏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感悟。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岩十八咏(其六)盘陀石

飞廉日扫除,预知尊者过。

不令有尘垢,污此石盘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中岩十八咏(其十三)寒峰轩

崖阴日惨惨,石润露漙漙。

何似蓝田下,高并玉山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中岩十八咏(其一)慈姥岩

栖岩既下集,宾天复上征。

八子似荀氏,中当有慈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中岩十八咏(其十四)碧筠亭

萧然一丛竹,何当举似人。

不可妄认此,青青为法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