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萧然一丛竹,何当举似人。
不可妄认此,青青为法身。
这首诗名为《中岩十八咏·碧筠亭》,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诗中以"萧然一丛竹"起笔,描绘出一片清雅脱俗的竹林景象,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何当举似人"表达了诗人期待有人能理解并欣赏这竹子的高洁品质,暗示竹子不仅有形之美,更有内在的精神象征。
"不可妄认此"进一步强调,欣赏竹子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体悟其寓意,将其视为一种精神寄托或道德典范。"青青为法身"则将竹子比喻为佛法中的"法身",寓意竹子的坚韧与正直如同佛法般永恒不变,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人们能领悟其深层含义的期望。
不详
卷书置案上,默坐初不看。
侍者空堵立,湛然惟壁观。
溅沫响空谷,分流清法筵。
元因卓锡地,今为洗钵泉。
渐觉铜壶刻漏迟,捲帘花日弄晴辉。
午窗睡美无人唤,梦逐游丝自在飞。
离离荒草满遗宫,羽化无人殿阁空。
白鹤亦应天上去,独馀枯枥起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