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辽海集寄苏中丞

黄河碧海词源远,中夏诸夷半识名。

礼乐重开箕子国,车徒新筑仲山城。

玉鱼卜地悲群姓,金鸟传方泣五兵。

作诵谁如周吉甫,勒名已有汉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辽海为背景,寄予对苏中丞的深情厚谊。开篇“黄河碧海词源远”,以黄河与大海象征辽阔的疆域和丰富的文化源泉,展现辽海之地的壮丽景象。接着“中夏诸夷半识名”描绘了辽海在中原与边疆之间的独特地位,既连接着华夏文明,也与周边民族有着密切的交流。

“礼乐重开箕子国,车徒新筑仲山城”两句,借历史人物箕子和仲山,赞美辽海地区在文化传承与建设上的努力与成就。箕子是商末周初的贤臣,曾被封于朝鲜半岛,对当地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仲山则可能指代某位在辽海地区有功的将领或地方官,新筑之城象征着新的建设与繁荣。

“玉鱼卜地悲群姓,金鸟传方泣五兵”运用象征手法,玉鱼与金鸟分别代表祭祀与和平,暗示辽海地区在面对民众福祉与战争威胁时的复杂情感。玉鱼卜地可能是指通过占卜选择适合民众生活的土地,而金鸟传方则可能象征着和平使者或吉祥之兆,但同时又与五兵(古代兵器)形成对比,暗示和平与战争的矛盾与冲突。

最后,“作诵谁如周吉甫,勒名已有汉公卿”表达了对苏中丞才能与功绩的赞誉,将他比作能作颂歌的周吉甫和已刻名于汉代公卿之列的人物,意在强调苏中丞不仅才华横溢,且功勋卓著,有望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辽海地区的描绘与赞美,以及对苏中丞的寄语,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生辰在途其夜梦长剑耿耿倚天外之句晓起因足成之

昨别关塞秋风清,归途迢递阳欲生。

我生百年忽欲半,宇宙一笑将何成。

长剑耿耿倚天外,疏星脉脉傍河明。

梦馀却记云中字,晨起书之泪满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夜过魏大夫醉为短述赠之

驱车曾向玉河路,把酒相看说海东。

此日重逢怜汉月,同袍犹自咏秦风。

夜横宝剑龙光远,雪满瑶台鹤梦空。

起草年来更何事,知君兴在华山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雨中卧痾小楼辱曾水部以诗见怀次韵答之

高楼独立城南陲,亦有凌烟入梦思。

多病祇宜沧海去,素心聊与白云期。

川西华藻传巴檄,泽国秋兰见楚辞。

为赋离居感萧瑟,满天风雨暮吟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徐州别姚大参之陕右予如江黄

昔予西使君出关,君入闽时予归山。

相望若为河海隔,相逢却在风尘间。

燕京同日辞朝出,阙里新秋谒圣还。

忽向彭城怅歧路,秦山楚水照离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