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闺情

银华九寸水溶溶。长自映芙蓉。

春风一夜吹愁去,相看处、渐觉眉松。

浮渲才梳,方空新换,不似旧时慵。

笔床箫局几尘封。閒情拂拭中。

捲帘欲放游丝入,相看处、重忆春风。

草绿无痕,花红未落,不见去来踪。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鉴赏

这首《一丛花·闺情》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光下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开篇“银华九寸水溶溶”,以月光洒在水面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长自映芙蓉”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静美,仿佛月光与荷花相互映照,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和谐。

“春风一夜吹愁去,相看处、渐觉眉松”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春风与内心的情感联系起来,暗示着春风吹散了心中的愁绪,使得女子的眉头逐渐舒展,情感得到了释放。

“浮渲才梳,方空新换,不似旧时慵”三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春风的吹拂下,重新焕发生机,不再像过去那样慵懒,而是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笔床箫局几尘封。闲情拂拭中”两句,以笔床和箫局的尘封象征着过去的时光与情感,而在“闲情拂拭中”则表达了女子试图唤醒这些记忆,重新感受那份宁静与悠闲。

“捲帘欲放游丝入,相看处、重忆春风”两句,通过卷帘放游丝的动作,寓意着女子想要让外界的美好事物进入自己的生活,再次回忆起那温暖的春风,表达了她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

最后,“草绿无痕,花红未落,不见去来踪”四句,以自然界的景物变化为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即使草木依旧,但过往的痕迹已难以寻觅,表达了女子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月夜下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送入我门来.赋情

篆髻看梳,弓趺看裹,后堂不避人来。

为爱吟诗,长日镇相陪。

围棋几卸搔头赌,更行酒常藏约指猜。

最是钟声敲处,每向灯前分手,无限徘徊。

到得而今,常是隔蓬莱。

水流墙外桃花去,只风引雏时燕子回。

形式: 词牌: 送入我门来 押[灰]韵

金人捧露盘.闺情

杏花烟,桃花雨,柳花风。愁中过、偏觉匆匆。

姊归何意,不教春色驻帘拢。

妆成无事,朱栏外数尽残红。

笛床閒,琴床冷,绣床委,笔床封。却都为、玳瑁床空。

银床新汲,辘辗更觉似心中。

春归何处,偏难道、郎处方浓。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踏青游.南村

郭外青青,风日如今方美。觅一个、板桥娘子。

向前村,寻诗思,见宿水鸬鹚起。白荡小舟三四。

晒渔蓑、绿杨烟里。有个渔家,将鱼换酒村肆。

煮一半、下些盐豉。更指点,松楸道,百年休计。

南岗几多墓,一半无人扫矣。

形式: 词牌: 踏青游

蕙兰芳引.咏宋团扇画松石,同程村限韵

纨扇班姬,应嫌却、汉宫都小。

恨秋雨梧桐,春信奈何偏杳。

此情难画,谁堪把、丹青应诏。

便捧黄高手,怎写长门悄悄。

满月难镂,微风进御,欲陈情表。

便淡竹疏松,不许蝶蜂缠绕。但教图得,相思双鸟。

向岳宫、时得晚风轻舀。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