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游.南村

郭外青青,风日如今方美。觅一个、板桥娘子。

向前村,寻诗思,见宿水鸬鹚起。白荡小舟三四。

晒渔蓑、绿杨烟里。有个渔家,将鱼换酒村肆。

煮一半、下些盐豉。更指点,松楸道,百年休计。

南岗几多墓,一半无人扫矣。

形式: 词牌: 踏青游

鉴赏

这首《踏青游·南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踏青图。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郭外青青,风日如今方美。”开篇即点出春日之景,青青的郊外,和煦的阳光与微风,营造出一幅清新宜人的画面。“觅一个、板桥娘子。向前村,寻诗思,见宿水鸬鹚起。”诗人漫步于板桥之上,寻找灵感,偶遇栖息在水面的鸬鹚,这一幕既自然又富有诗意,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佳句。“白荡小舟三四。晒渔蓑、绿杨烟里。”白茫茫的湖面上,几只小舟静静地漂浮着,渔民们在绿杨掩映的岸边晾晒着渔蓑,生活简单而宁静。“有个渔家,将鱼换酒村肆。煮一半、下些盐豉。更指点,松楸道,百年休计。”渔家以鱼换酒,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乐趣,他们煮鱼时加入盐豉调味,闲暇之余指点后辈,传承着生活的智慧与希望。“南岗几多墓,一半无人扫矣。”最后,诗人感慨于南岗上众多的坟墓,其中一半已无人祭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美丽景色与乡村生活的质朴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蕙兰芳引.咏宋团扇画松石,同程村限韵

纨扇班姬,应嫌却、汉宫都小。

恨秋雨梧桐,春信奈何偏杳。

此情难画,谁堪把、丹青应诏。

便捧黄高手,怎写长门悄悄。

满月难镂,微风进御,欲陈情表。

便淡竹疏松,不许蝶蜂缠绕。但教图得,相思双鸟。

向岳宫、时得晚风轻舀。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其一)

一般奇咄。听小童来说。

道是明朝元日,废吾书、三叹息。流年催急。

更怕看新历。床头压岁钱儿,谋之妇、何曾得。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其二)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

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还将墨汁。

自写春联帖。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簇水.问侍儿月上花梢几许

邮递春风,欢期暗写吴绫帕。

记来心上,便打断、小姑閒话。

去把流苏收拾,等待银蟾挂。到半晌、却嗔郎诈。

天似画。想应是、红楼遮断,偏郎处,墙高么。

知他来否,把堕髻、先轻卸。

且再閒呼小婢,看向回廊下。佯相报、月上花梢乍。

形式: 词牌: 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