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卜者魏易斋

伯阳曾著易参同,尽夺阴阳造化功。

白玉五城人可到,黄金一鼎道无穷。

先生救世心良苦,后派多才命必通。

魏本大名名易显,子明且为筮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伯阳曾经撰写《易经》,完全掌握了阴阳变化的奥秘。
在那白玉筑成的五座城市中,人们可以探索真理,黄金炼制的一鼎法则是无尽的智慧。
先生怀着拯救世界的深切愿望,后继者才华横溢,命运必然通达。
魏派源自大名,名声显著,而子明在江东继续卜筮传承易学。

注释

伯阳:指老子李聃,道家创始人之一。
易:古代占卜和哲学经典《易经》。
参同:《周易参同契》, 道教经典。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白玉五城:象征道教的仙境或高洁之地。
黄金一鼎:象征道家炼丹的器具,也代表智慧结晶。
道无穷:道的法则深不可测。
救世心:指老子的济世情怀。
良苦:深切而苦心。
后派:指道教后续的门派。
大名:地名,可能指道教在大名地区的影响力。
易显:名声显赫。
子明:可能是某位继承者的代称。
筮江东:在江东地区继续卜筮易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赠予卜者魏易斋的作品,通过对魏易斋的称赞,表达了对其深谙《易经》之道,尤其是对《周易》中的太极、阴阳等哲学思想理解透彻的敬佩。首联提到伯阳(即老子)著述《易经》,暗示魏易斋的学问渊源;“尽夺阴阳造化功”则赞扬他能洞悉天地自然之理。

颔联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神圣的画面,白玉筑成的五城象征着高洁与不凡,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抵达,而黄金一鼎则象征着无尽的智慧和道法。这两句寓言性地赞美了魏易斋的深厚学识和修行境界。

颈联转而表达对魏易斋济世情怀的肯定,称其心怀救世之志,且认为他的门派后继有人,必定能传承并发扬光大。最后一句“魏本大名名易显,子明且为筮江东”点出魏易斋的本名以及他在江东地区卜筮的活动,既是对个人事迹的肯定,也暗含对卜筮技艺的推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卜者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为主线,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哲学和卜筮文化的尊重与敬仰。

收录诗词(103)

谢枋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字:君直
  • 号:叠山
  •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 生卒年:1226~1289年

相关古诗词

赠宋相士

堕甑看无益,乘轩计亦疏。

忍贫吾自解,过论子姑徐。

但得耆而艾,饱观诗与书。

时乎一杯酒,此外尽从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乞醯

平生忍酸寒,鼻吸醋三斗。

先民耻乞字,乞醯良可丑。

卖鸡买鱼烹,鸡鱼谁舍取?

将为水晶鲙,聊悦苦吟口。

主人曰无醯,调和只宜酒。

一夜严霜寒,池冰坚可扣。

虽知酒不冰,流澌鱼可走。

旁观粲然笑,易牙知此否?

始知五味和,咸酸必相有。

提壶我有求,君瓮肯发瓿。

宿诺惠未来,望梅渴已久。

似闻君酿醯,巧心出杨柳。

杨柳属他人,肠断香山叟。

举瓢酌醯时,又意玉纤手。

一顾一心酸,泪珠满翠袖。

此亦人至情,可不告朋友。

古人有乞浆,得酒意愈厚。

又恐酒俱来,太岁正在酉。

形式: 古风

书林十景(其一)书林笔峰

巍巍文笔光书林,插空屹地皆天成。

尖齐不假云烟敛,圆健何劳雨露深。

椽墨太阿窥小丑,书天不动龙蛇走。

何用蒙恬制作工,五色光芒焕星斗。

形式: 古风

书林十景(其三)龙湖春水

雄峰驰骤万马奔,浮空积翠如昆崙。

中有一洼清且泚,天成不假钻锄痕。

神物深潜清彻底,霹雳电光生石齿。

桃花飞雨三月红,汹涌湖光涨春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