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己卯中秋

澄辉看渐展。数圆期禁他,绛霄人盼。

盼到良宵,又露华啼湿,一规珠汗。

镜彩分明,忆路隔、银桥曾见。

竟夕相思,青嶂魂迷,玉楼吟倦。何处霓裳歌按。

但药杵声停,粉奁妆换。

困倚天香,赋旧情争被,晓风吹断。

破斧谁携,空暗结、吴郎秋怨。

望里山河小影,轮孤梦短。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鉴赏

这首《三姝媚·己卯中秋》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月圆之夜的景象与情感。

开篇“澄辉看渐展”,以“澄辉”点明月光的清澈明亮,暗示中秋之夜月色的美好。“数圆期禁他,绛霄人盼”,表达了人们对月圆的期待,以及在高空中遥望月亮的心情。“盼到良宵,又露华啼湿,一规珠汗”,细腻地描绘了月光下露水的晶莹和月面的光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着,“镜彩分明,忆路隔、银桥曾见”,将月亮比作镜子,回忆起曾经在银桥边见到的月色,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竟夕相思,青嶂魂迷,玉楼吟倦”,表达了彻夜思念之情,山峦在月光下显得朦胧,仿佛魂魄迷失在其中,玉楼中的吟唱也因思念而疲惫。

“何处霓裳歌按”,想象中有人在月光下轻歌曼舞,但实际却只有寂静。“但药杵声停,粉奁妆换”,暗示了节日的热闹过后,人们开始准备休息,月色下的宁静与和谐。“困倚天香,赋旧情争被,晓风吹断”,描述了人在月光下沉醉,回忆旧情,但随着晨风的到来,一切又归于平静。

最后,“破斧谁携,空暗结、吴郎秋怨”,借用了古代故事,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哀愁的情绪,仿佛在月光下寻找着某种无法触及的温暖。“望里山河小影,轮孤梦短”,以小影比喻月光下的山河,强调了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短暂的梦境,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哀愁,以及人们对团圆与美好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催雪

帘罨重阴,灯晕半花,密坐贪依屏背。

语冷宦心情,竹深门闭。

客似寒鸦瘦影,惯倦羽、相偎银云底。

琴边试问,清宵款语,冶游知未。燕市。十年矣。

是几度分襟,几番搴袂。又朔雪,关山岁华如此。

尽觅红螺换酒,酿不到、鳞鳞鸳鸯水。

料只有、藤角吟笺,犹认月波题字。

形式: 词牌: 催雪

丁香结.灯花和衎石

窥幕蛾轻,缀窗萤小,烟影玉荷低衬。是几番风信。

恰唤起、细朵盈盈红晕。

似华还似萼,妆台倚、笑靥未稳。

无端三点,两点惯向绡帏偷印。芳讯。

比钿盒占丝,料得欢期渐近。

借暖根扶,含津蒂著,暗牵方寸。

良夜鸳枕睡觉,絮语空传恨。

凭钗虫飞去,说与春来瘦损。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瑶花.吾亭偶谈汴中春觉菜之美,余不尝此味亦十载矣

雪残近陌,压担泥香,记腰镰亲觅。

鲜芽破冷,新翠剪、几缕冰痕犹湿。

厨娘好语,道一信、花风先识。

伴罽袍、公子樽前,恰认稚春颜色。

铜街饯腊频番,枉十度春来,芳讯长寂。

愁春未醒,惟是有、海燕曾传消息。

庾郎清瘦,况隽味、乡园空隔。

但五辛、盘底年年,梦绕玉津萋碧。

形式: 词牌: 瑶华

真珠帘.春影

艳阳画出三春景。漾空濛,几缕春魂犹凝。

摇曳絮飞时,弄琐窗烟冷。

一桁轻丝吹不断,被燕剪、捎来难定。幽境。

尽看朱成碧,玉栏闲凭。何处。笑倚娉婷。

有娥池省识,东风妆靓。半面倩谁描,更柳遮花映。

偷眼蜻蜓窥未足,似镜里灯前曾并。人静。

奈帘波、缓荡碧云催暝。

形式: 词牌: 真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