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灯花和衎石

窥幕蛾轻,缀窗萤小,烟影玉荷低衬。是几番风信。

恰唤起、细朵盈盈红晕。

似华还似萼,妆台倚、笑靥未稳。

无端三点,两点惯向绡帏偷印。芳讯。

比钿盒占丝,料得欢期渐近。

借暖根扶,含津蒂著,暗牵方寸。

良夜鸳枕睡觉,絮语空传恨。

凭钗虫飞去,说与春来瘦损。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鉴赏

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丁香花的娇美与情愫。诗人巧妙地将丁香花比喻为轻盈的窥幕蛾、点缀窗户的小萤火虫,以及烟雾中低垂的玉荷,生动展现了其在微风中的轻盈姿态。通过“恰唤起、细朵盈盈红晕”一句,诗人捕捉到了丁香花绽放时的娇羞与美丽,仿佛是含笑未稳的女子,红晕满面,楚楚动人。

“似华还似萼,妆台倚、笑靥未稳。”这里将丁香花的花瓣与花萼并提,形象地描绘了其形态之美,同时暗示了花前女子的妆容与心情。接着,“无端三点,两点惯向绡帏偷印。”这一句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丁香花以情感,仿佛它在绡帏上偷偷留下印记,传递着某种秘密的信息或情感。

“芳讯。比钿盒占丝,料得欢期渐近。”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丁香花与情感的关联,将其比喻为传递爱意的信使,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欢聚时刻。接下来,“借暖根扶,含津蒂著,暗牵方寸。”这几句描绘了丁香花在温暖环境中生长的情景,以及它如何在内心深处牵动着人们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妙而深沉的联系。

最后,“良夜鸳枕睡觉,絮语空传恨。”诗人通过想象,将丁香花与夜晚、鸳鸯枕头和絮语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而“凭钗虫飞去,说与春来瘦损。”则以想象中的钗虫作为信使,传达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消息,同时也暗示了因思念或离别而带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丁香花的独特魅力及其与情感世界的深刻联系,是一首富有诗意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瑶花.吾亭偶谈汴中春觉菜之美,余不尝此味亦十载矣

雪残近陌,压担泥香,记腰镰亲觅。

鲜芽破冷,新翠剪、几缕冰痕犹湿。

厨娘好语,道一信、花风先识。

伴罽袍、公子樽前,恰认稚春颜色。

铜街饯腊频番,枉十度春来,芳讯长寂。

愁春未醒,惟是有、海燕曾传消息。

庾郎清瘦,况隽味、乡园空隔。

但五辛、盘底年年,梦绕玉津萋碧。

形式: 词牌: 瑶华

真珠帘.春影

艳阳画出三春景。漾空濛,几缕春魂犹凝。

摇曳絮飞时,弄琐窗烟冷。

一桁轻丝吹不断,被燕剪、捎来难定。幽境。

尽看朱成碧,玉栏闲凭。何处。笑倚娉婷。

有娥池省识,东风妆靓。半面倩谁描,更柳遮花映。

偷眼蜻蜓窥未足,似镜里灯前曾并。人静。

奈帘波、缓荡碧云催暝。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瑞龙吟.拟周美成

吟香路。重认泪点娟筠,唾痕芳树。

依然咫尺天涯,断魂絮影,知他甚处。信音伫。

还是坠蛛尘网,半捎窗户。

无聊强揩红笺,醉来试倩,流莺寄语。

惆怅雕栏犹在,晚花羞眄,垂杨慵舞。

应想旧时堂前,巢燕非故。琴心赠别,颠倒闲词句。

何曾见、珠帏夜悄,银屏微步。佩解人归去。

帕罗尚绾,愁丝怨绪。帘底波千缕。

空负我、西窗秋衾凉雨。话残梦里,一灯谁絮。

形式: 词牌: 瑞龙吟

念奴娇.己卯五月十四日,集贤院池上忆壬申丙子与琴南两度游此,用白石韵

万荷深处,话闲云,曾约同舟仙侣。

一叶浮香人不见,还对冷红无数。

此际江南,娟筠小簟,坐稳横塘雨。

相思赋就,画屏多少新句。

笑我尘鬓丝丝,回澜照影,花里频来去。

半枕圆波,鸥外梦、空到沙汀烟浦。

钓线垂风,吟鞯倚月,谁解留人住。

微茫雉堞,柳边愁认归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