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舒愤与中溪叙别(其二)》由明代诗人陆铨所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世事的独特见解。
首句“不随儿女共悲呻”,诗人以“儿女”指代世俗的忧虑和烦恼,表明自己超脱于常人的情感波动之外,不为琐碎之事所累。接着,“直是胸中见道真”一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信念,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存在于内心深处,而非外界的纷扰之中。
“万马奔时先驻足,乱锋攒处独当身。”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世间的纷争比作奔腾的万马和聚集的乱锋,而诗人则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冷静,选择独立面对,显示出其超凡的勇气和决断力。
“敢云肮脏能成事,使识江湖尚有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价值观的反思。他认为,所谓的“肮脏”并非绝对的贬义,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洞察。同时,他强调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仍有人保持着真诚和善良,这给予了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最后,“此意胸藏几十载,逢君不觉倍精神。”诗人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表示这些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已经伴随他多年。遇见知音,不仅没有感到疲惫,反而更加精神焕发,体现了诗人与中溪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心灵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