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兴尽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饿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翻译

金山楼阁巍峨壮观,撞钟击鼓声传淮南。
焦山上有修长的竹林,僧人砍柴汲水仅两三人。
云雾翻腾,浪涛拍打,人迹罕至,唯有渔民求春蚕丰收。
我来到金山还想多住一晚,未能游览焦山心中遗憾。
游兴已尽,我决定独自离去,命运凄凉,对江潭之景也不再留恋。
清晨无风,浪自翻涌,我在江中唱歌,半醉半醒。
老僧下山迎接客人,笑谈如巴人,亲切热情。
他说久居异乡已忘故乡,身边只有弥勒佛相伴。
在纸帐中沉睡,感到温暖,山蔬虽简,却吃得满足。
古人也有在山林饥饿之时,但无田之人退无可退,怎会不贪求生计。
展禽虽多次被贬,叔夜深知自身承受的压力巨大。
我将上书辞职,告别官场,只为在美景处留下茅舍修行。

注释

金山楼观:金山的楼阁。
耽耽:形容楼阁高大威严。
淮南:指长江下游的淮南地区。
焦山:地名,有修竹。
僧两三:少数僧人。
沙户:指渔民。
惭:遗憾。
独往:独自离去。
赋命:命运。
江潭:江边的深潭。
倚半酣:半醉状态。
巴人谈:像巴蜀人的谈话方式,亲切随和。
弥勒:佛教中的菩萨。
纸帐:简易的纸制床帐。
山蔬:山中的蔬菜。
无田不退:没有田地的人无法退隐。
展禽:古代人物,这里借指遭受贬谪的人。
叔夜:古代人物,这里指阮籍,也遭遇困境。
投劾:呈递辞呈,请求辞职。
簪组: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官职。
茅庵:简陋的草屋,此处指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自己内心世界的抒发。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通过对金山和焦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诗中的“金山楼观何耽耽”一句,就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接着,“撞钟击鼓闻淮南”则是通过听觉的细节,增强了场景的氛围感和历史感。

在描写焦山时,诗人着重表现了僧人的平淡生活:“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相处,也反映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一种向往。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一句,通过对云、浪和人迹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于外界变化无常的感慨。

“而此不到心怀惭”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到达某处的遗憾和自责之情,显示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

接下来的“同游兴尽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一句,则表现出了诗人的独立性格和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在描绘清晨自然景象时,“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则是通过水流和歌声,传达了一种自然与人性的和谐统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放松。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这一段落,不仅描绘了诗人与老僧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反映出一种跨越世俗界限的人文关怀。

最后,“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几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生活所处之地的期待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内心独白,是一篇集观察、抒情、哲思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甘露寺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

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

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

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

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

狠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

缅怀卧龙公,挟策事雕钻。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名高有馀想,事往无留观。

萧公古铁镬,相对空团团。

陂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

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僧繇六化人,霓衣挂冰纨。

隐见十二叠,观者疑夸谩。

破板陆生画,青猊戏盘跚。

上有二天人,挥手如翔鸾。

笔墨虽欲尽,典型垂不刊。

赫赫赞皇公,英姿凛以寒。

古柏手亲种,挺然谁敢干。

枝撑云峰裂,根入石窟蟠。

薙草得断碑,斩崖出金棺。

瘗藏岂不牢,见伏理可叹。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

方其盛壮时,争夺肯少安。

废兴属造物,迁逝谁控抟。

况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难。

古今共一轨,后世徒辛酸。

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一)

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

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二)

圣明宽大许全身,衰病摧颓自畏人。

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柳子玉二首(其一)地炉

细声蚯蚓发银瓶,拥褐横眠天未明。

衰鬓镊残攲雪领,壮心降尽倒风旌。

自称丹灶锱铢火,倦听山城长短更。

闻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