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吾六十次己未韵寿之

祝君昔何所,计月百六十。

不谓生初年,循环亦俱及。

春从笑语深,霜自须眉入。

天地已惊雷,龙蛇未离蛰。

寄此一篇诗,茫然百忧集。

想见举案间,当欢或成泣。

有兄共白头,有子幸能立。

此外复何求,一觞聊自执。

溟鲲易变化,隙驷难维絷。

蟠溪有钓叟,老见干戈戢。

君家有林类,百龄歌且拾。

穷通理若何,仰视天如笠。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为林叔吾六十岁时所作的寿诗。诗中以“祝君昔何所”开篇,引出对林叔吾过去的回忆与感慨。接着,“计月百六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而“不谓生初年,循环亦俱及”则体现了生命的轮回与不变。

“春从笑语深,霜自须眉入”描绘了人生的四季变换,既有欢笑也有寒霜。接下来,“天地已惊雷,龙蛇未离蛰”暗示了世事的动荡与未定,而“寄此一篇诗,茫然百忧集”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内心的忧虑。

“想见举案间,当欢或成泣”通过想象宴会场景,展现了人生中的欢乐与泪水并存。随后,“有兄共白头,有子幸能立”表达了对家庭和谐与传承的赞美,而“此外复何求,一觞聊自执”则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最后,“溟鲲易变化,隙驷难维絷”以大海中的大鱼和时间的飞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蟠溪有钓叟,老见干戈戢”通过古代钓鱼的老翁,反映了和平时期的难得。“君家有林类,百龄歌且拾”是对林叔吾家族长寿与幸福生活的祝愿。“穷通理若何,仰视天如笠”则以天比作帽子,表达了对命运与生活的态度,既不畏惧也不过分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家庭幸福与长寿的祝福,还有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嘲剔牙杖

甘苦全无与,平生薄自居。

齿牙虽得利,骨肉渐应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剔牙杖答

纤弱诚无状,唯君实使之。

若能无间隙,轻薄亦奚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壬申清明即事次杜韵同王础尘二首(其一)

故阡松柏有新烟,欲上江乡两桨船。

老去登临知几度,时来醒醉且随缘。

扶筇得得身能健,插柳依依态可怜。

两月又过真倏尔,一尊相对各陶然。

春城市肆犹争米,薄俗穷民不要钱。

且喜今朝晴最好,登秋岂独庆丰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壬申清明即事次杜韵同王础尘二首(其二)

久无消息岭云东,有药休教为已聋。

北塞坚冰犹在野,南州新草漫连空。

百年饮恨孤儿在,三月伤心万国同。

老泪只应镌楚竹,招魂空自赋江枫。

金陵佳气松楸里,铜柱高标指顾中。

莫向春光怨迟暮,与君同是白头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