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胭脂为脸玉为肌,未赴春风二月期。

曾比温泉妃子睡,不吟西蜀杜陵诗。

桃羞艳冶愁回首,柳妒妖娆祇皱眉。

燕子欲归寒食近,黄昏庭院雨丝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她用胭脂妆点脸颊,肌肤如玉,还未赴那二月的春约。
她曾像杨贵妃在温泉中沉睡,不似杜甫在西蜀写下思念的诗篇。
桃花因她的娇艳而羞愧,不敢回头;柳树嫉妒她的美丽,只皱眉头。
燕子想归巢,因为寒食节临近,黄昏时分,庭院里细雨纷飞。

注释

胭脂:古代女子用来化妆的红色颜料,这里指代女子的红润脸色。
玉为肌:形容肌肤白皙如玉。
温泉妃子:指杨贵妃,因她在骊山温泉沐浴而闻名。
杜陵诗:指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里可能暗示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桃羞艳冶:桃花因女子的美丽而感到羞愧。
柳妒妖娆:柳树嫉妒女子的娇媚动人。
寒食近:寒食节即将到来,古代习俗禁火,有春游和扫墓活动。
黄昏庭院雨丝丝:描绘出傍晚时分,庭院中飘落的细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海棠》。从诗中可以看出朱淑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胭脂为脸玉为肌,未赴春风二月期。"

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人的面容比作胭脂(一种古代化妆品),皮肤如同美玉,形象地描绘出人在青春时期的绝世美貌。而“未赴春风二月期”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之前那份迫不及待的心情。

"曾比温泉妃子睡,不吟西蜀杜陵诗。"

这一句通过提及历史上的温泉宫与杜甫的诗歌,展现了作者既有对古代皇家生活的向往,又有着对文学艺术的深厚造诣。

"桃羞艳冶愁回首,柳妒妖娆祇皱眉。"

这里借用春天中的桃花和柳树来形容女人的美丽与多情,通过“羞”、“愁”、“妒”、“皱”等字眼传达出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燕子欲归寒食近,黄昏庭院雨丝丝。"

这两句描绘了初春时节燕子的归巢,以及细雨中的庭院景象,渲染出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人情冷暖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词作。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寄大人二首(其一)

去家千里外,飘泊若为心。

诗诵南陔句,琴歌陟岵音。

承颜故国远,举目白云深。

欲识归宁意,三年数岁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大人二首(其二)

极目思乡国,千山更万津。

庭闱劳梦寐,道路厌埃尘。

诗礼闻相远,琴樽谁是亲。

愁看罗袖上,长揾泪痕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恨

如毛细雨蔼遥空,偏与花枝著意红。

人自多愁春自好,天应不语闷应同。

吟笺谩有千篇苦,心事全无一点通。

窗外数声新百舌,唤回杨柳正眠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得家嫂书

声声喜报鹊温柔,忽接芳缄自便邮。

一尺溪藤摛锦带,数行香墨健银钩。

倾心吐尽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

添得情怀无是处,非干病酒与悲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