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如毛细雨蔼遥空,偏与花枝著意红。
人自多愁春自好,天应不语闷应同。
吟笺谩有千篇苦,心事全无一点通。
窗外数声新百舌,唤回杨柳正眠中。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寄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愁绪和无尽的情思。
“如毛细雨蔼遥空,偏与花枝著意红。”这里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中的景象,雨丝如织,轻拂过花枝,使得花朵更加鲜艳。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情感和深厚情感。
“人自多愁春自好,天应不语闷应同。”这两句反映出人在美好的春光中却感到愈发愁绪。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宿命论,认为人的愁绪和自然的美好是相匹配的,而自然界也仿佛能理解人类的情感。
“吟笺谩有千篇苦,心事全无一点通。”这里,“吟笺”指的是诗人通过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尽管写了许多(千篇),却无法真正地将内心的痛苦和复杂的情绪传递出去。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写作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窗外数声新百舌,唤回杨柳正眠中。”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春天百鸟鸣叫的声音从窗外传来,这声音仿佛在唤醒那些正在沉睡中的杨柳。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希望被唤醒,摆脱内心苦恼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独到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思。
不详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声声喜报鹊温柔,忽接芳缄自便邮。
一尺溪藤摛锦带,数行香墨健银钩。
倾心吐尽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
添得情怀无是处,非干病酒与悲秋。
红叠苔痕绿满枝,举杯和泪送春归。
鸧鹒有意留残景,杜字无情恋晚晖。
蝶趁落花盘地舞,燕随狂絮入帘飞。
醉中曾记题诗处,临水人家半敞扉。
楼台影里荡春风,协气融怡物物同。
草色乍翻新样绿,花容不减旧时红。
莺唇小巧轻烟里,蝶翅轻便细雨中。
聊把新诗记风景,休嗟万事转头空。
添得垂杨色更浓,飞烟捲雾弄轻风。
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妖桃薄薄红。
润物有情如著意,催花无语自施工。
一犁膏脉分春垄,只慰农桑望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