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七夕嵋雪敬可过用禁体

前宵雨急,翻海排江,草阁幸自无忧。

汛扫山厨,百钱权买凉秋。

眼中好友都在,击珠盘、高按歌喉。

任相诮,把烟波一曲,换却封侯。

翠幌浓香似梦,指疏星,几点练影垂钩。

暗想罗衣,飘动争倚危楼。

老夫正发清兴,肯学他、儿女含愁。

愿此去,折岩花、频记胜游。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声声慢》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曹溶所作,以七夕为背景,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词中描绘了雨后山厨的清凉秋景,以及好友相聚,击节高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前宵雨急,翻海排江”,开篇即以壮阔的雨景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倾盆,仿佛大海倒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草阁幸自无忧”,虽处风雨之中,但草屋安然无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活平静的满足。

“汛扫山厨,百钱权买凉秋”,词人通过清扫山厨、购买凉秋的细节,展现了对生活琐事的细致关注,同时也暗示了对清凉秋日的向往。接下来,“眼中好友都在,击珠盘、高按歌喉”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朋友间的聚会,大家欢聚一堂,击节而歌,气氛热烈而温馨。

“任相诮,把烟波一曲,换却封侯”,这里表达了诗人宁愿享受与好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也不愿追求功名利禄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超过个人成就的价值观。

“翠幌浓香似梦,指疏星,几点练影垂钩”,这一段描绘了夜晚的美景,翠绿色的窗帘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如同梦境一般,远处的星星闪烁,仿佛是垂钓者手中的鱼钩上的光点,既浪漫又富有诗意。

“暗想罗衣,飘动争倚危楼”,诗人想象着女子穿着华丽的罗衣,在高楼之上翩翩起舞,画面充满了动感与美感。

“老夫正发清兴,肯学他、儿女含愁”,词人自述自己正沉浸在清雅的兴致之中,不愿像年轻人那样忧愁,表现了一种成熟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愿此去,折岩花、频记胜游”,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折取岩石间的花朵,回忆并珍惜这次美好的聚会,体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友情的深情赞颂,同时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倦寻芳.湖口

晚风乍急,山势茫茫,曾诧龙踞。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

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

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倦寻芳.招赤豹饮倦圃

五陵游歇,催买花枝,重上吴阜。

抖擞衣尘,旋觉野云生肘。

谁载铜官山色到,屐高惊破门前柳。

拨寒灰,把升平乐事,一番回首。

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

笔底风华,恨乏按筝纤手。

自与侯鲭长话别,故人能共青蔬否。

论欢场,尽千般,不如醇酒。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扬州慢.与林铁崖陈鹿友程古狂饮

读罢离骚,客闲无赖,临春强自支持。

向流莺声里,问往日花枝。

话神武、门前轶事,澄湖鱼鸟,怅怏归迟。

有糟丘百尺,黄金尽买蒪丝。

飞尘塞眼,谢公山、台榭参差。

少如云歌伎,安边壮略,谱入新词。

共讶狂奴老矣,苍生泪、犹似平时。

仗三更渔笛,回风吹散情痴。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支]韵

孤鸾.招夏乐只张登子程古狂沈逢吉张较书集舟中

承平人物。半敝盏征裘,满头飞雪。

如此湖山,空锁一城风月。

遥天尽多蔓草,柁楼边、黛铺青抹。

客里阴晴时候,任蜀鹃啼彻。且卖文沽酒自存活。

对万马停嘶,渔舍明灭。蛮柳乍来,恰补白堤春缺。

藏钩试他皓腕,出轻衫、呼生条脱。

无语系情何处,指暮云千叠。

形式: 词牌: 孤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