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多令/唐多令.吴江道上赠郑可大

何处是秋风。月明霜露中。算凄凉、未到梧桐。

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客路怕相逢。

酒浓愁更浓。数归期、犹是初冬。

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翻译

哪里可以找到秋风?在明亮的月光和霜露中。想来这凄冷还未降临到梧桐树上。
我曾在垂虹桥上眺望,那里有几株枫树生长在水边。对于旅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在那里相遇。
酒虽浓烈,心中的愁绪却更甚。计算着归期,却发现还是初冬时节。
想要寄托相思之情却没有好的诗句,姑且折下这‘雁来红’作为赠礼。

注释

秋风:指秋天的凉风。
月明:明亮的月光。
凄凉:寒冷而悲凉的气氛。
梧桐:古代常用来象征离别或孤独的树种。
垂虹桥:地名,可能指一座有桥的河畔。
枫:一种落叶乔木,秋季叶子变为红色。
客路:旅途,客人的道路。
雁来红:植物名,又名杜鹃花,此处借代传书的信使。

鉴赏

这首宋词以秋风、月色和霜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感伤的氛围。"何处是秋风"开篇,引人遐想秋意渐浓之处,月光皎洁,霜露点点,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孤寂的情绪。"算凄凉、未到梧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凄凉之感,梧桐常被视为悲秋的象征,尚未达到最深的秋意。

"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回忆起过去的某个时刻,诗人曾在垂虹桥上见到枫树在水边摇曳,那景色或许曾带来片刻的慰藉,如今却成了遥远的记忆,增添了离别后的落寞。

"客路怕相逢"直接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重逢的畏惧,因为酒虽能暂时麻醉愁绪,但"酒浓愁更浓",加深了内心的痛苦。"数归期、犹是初冬"透露出诗人对归期的期盼,然而时序已进入初冬,归期遥遥。

最后,诗人感慨"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表达出无法用言语充分传达相思之情的无奈,只能借雁南飞时的红叶作为寄托,寓情于物,显得尤为深情而含蓄。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载体,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思乡以及对重逢的期待,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糖多令/唐多令.秋暮有感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都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鹧鸪天.寿表兄陈可大

四壁图书静不哗。里湖深处隐人家。

斑衣自斗百家彩,乌帽亲裁一幅纱。

新酿酒,旋烹茶。半溪霜月正梅花。

前庭手种红兰树,看到春风第二芽。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谁向瑶台品凤箫。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待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霜天晓角.寿疏清陈别驾

月树风枝。孤山两字诗。

来到十洲三岛,香得更、十分奇。阳和迟自迟。

冰霜欺怎欺。且伴岁寒人醉,有移种、玉堂时。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