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
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
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
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注释

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此指官贵人家女子的闺一说犹青楼,妓女所居。
堪惆怅:堪,“那堪”的省文。
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香灯:即长明灯。
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点。
流苏帐: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
常饰干车马、帐帐等物上。
此指饰有流苏的帷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此句是当黎明之时将要出门离去女子留着眼泪与之辞别。
琵琶:初创批把。
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
绿窗:绿色纱窗。
指贫女的闺室。
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闺室。
据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记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时刻的场景,诗人在红楼之夜感受着惆怅的情绪。"香灯半卷流苏帐",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表达了离别时刻的不舍与哀愁。

琵琶这一乐器在唐代颇为流行,其音色悠扬,常用以寄托情感。"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通过对琵琶演奏的描述,不仅传达了音乐之美,也暗示着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波澜。

最后两句"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则是对离别后回到家的期盼,以及对家中亲人或所思念之人的美好比喻。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从艺术构成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典型的唐代七言绝句。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四)

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