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冠石新墙日月回,丰堂瑰殿起崔嵬。
钟随秋势金声壮,佛隐寒云玉座开。
流水远奔双涧去,平林高拥四山来。
麒麟细草南东路,一望松门意自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送觉祖院明上人》,描绘了觉祖院明上人离开时的场景。首句“冠石新墙日月回”,以日月交替映照新建的墙壁,展现了寺庙的庄重与岁月轮回。次句“丰堂瑰殿起崔嵬”则描绘了宏伟壮观的殿堂,突显出佛寺的雄伟气象。
第三句“钟随秋势金声壮”,通过秋天的肃穆气氛和钟声的洪亮,渲染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第四句“佛隐寒云玉座开”,暗示了佛像在寒冷云雾中显现,增添了神秘感。
第五、六句“流水远奔双涧去,平林高拥四山来”,运用山水意象,表达了上人离去后,山水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最后一句“麒麟细草南东路,一望松门意自哀”,描绘了上人离去后的景象,南东路的麒麟草和松门,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觉祖院明上人离别的惋惜和对佛法修行的敬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镇抚西南众望倾,玉书天上辍持衡。
春风不觉岷山远,和气还从锦水生。
学舍却寻馀教在,棠郊应喜旧阴成。
归来促召调炉冶,莫为儿童竹马迎。
簿书壅处精神健,风俗浇时质性淳。
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
指麾细柳通河外,歌咏《甘棠》付汉滨。
惆怅不能留自助,谩将樽酒驻车轮。
一心清淡本如秋,何必锱铢较两州。
身向宦名虽黾勉,性于人事岂雕锼。
但思簿领忙时俗,便觉溪山静处优。
荔子满盘宁易得,与谁频宴岭边楼。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芝兰秀出清门盛,鸿鹭翻飞紫殿深。
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