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殿丞还朝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芝兰秀出清门盛,鸿鹭翻飞紫殿深。

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青丝如云般簇拥着早朝的冠冕,美好的名声在士人之间传扬。
他自尊自重,像悲叹三次献玉一样,从不欺骗,总是谨慎如‘四知’的金言。
家中芝兰盛开,象征清廉,紫禁城深处,鸿鹭翱翔,景象壮观。
分别后,书斋中空荡荡只剩尘榻,今后的《梁甫吟》又该向何人倾诉呢?

注释

朝簪:早朝时所戴的冠饰。
佳誉:美好的声誉。
三献玉:古代祭祀时献三次玉,比喻极尽忠诚。
四知金:指古代官员的清廉自律,如《论语》中的'君子四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芝兰:比喻有德行的人。
鸿鹭:象征高洁。
尘榻:积满灰尘的床榻,表示闲置或冷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程殿丞还朝所作的送别诗。首句“如云青发拥朝簪”,描绘了程殿丞年轻有为,满头黑发如云,佩戴着朝臣的冠饰,形象生动。次句“佳誉喧喧动士林”则赞美了他的声誉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广为流传。

第三句“自重肯悲三献玉”,表达了对程殿丞品性的赞赏,他重视自我修养,如同古人以玉为贵,即使面临困境也不轻易放弃。第四句“不欺常慎四知金”,进一步强调他的诚实谨慎,以“四知”(知耻、知惧、知止、知恩)的品质守护内心的纯净。

第五句“芝兰秀出清门盛”,以芝兰比喻美德,形容程氏家族清廉显赫,门风优良。最后一句“鸿鹭翻飞紫殿深”,以鸿鹭翱翔皇宫的景象,象征程殿丞即将回到朝廷,仕途有望。

结尾处,“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寂寥感,以及对程殿丞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对共同吟咏诗歌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与期许。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送韩廷评

谢庭冠盖旧追寻,僻郡相从喜更深。

进道由来轻拱璧,传经知不羡籯金。

骐骝要试风沙远,竹柏须忘霰雪侵。

别后壮怀应努力,白头倾耳听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郡斋即事二首(其二)

满轩山色长浮黛,绕舍泉声不受尘。

四境带牛无事日,两衙封印自繇身。

白羊酒熟初看雪,黄杏花开欲探春。

总是济南为郡乐,更将诗兴属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郡斋即事二首(其一)

画戟森门宠误蒙,从来田舍一衰翁。

囷仓穰穰逢康岁,闾里恂恂有古风。

瞷氏宿奸投海外,伏生新学始山东。

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南阳佳气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郡楼

满眼青山更上楼,偶携闲客此闲游。

飞花不尽随风起,野水无边带雨流。

怀旧有情惟社燕,忘机相得更沙鸥。

黄金驷马皆尘土,莫诉当欢酒百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