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

过了重阳便作寒,貂裘心事未容安。

贫时侯伯人难识,醉里乾坤我自宽。

红叶已飘千万点,黄花羞对两三般。

小窗破处须频补,莫放西风正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过了重阳天气转凉,即使穿着貂裘心里也不得安宁。
在贫穷的时候,那些达官贵人难以认识我,只有在酒醉中,我的世界才显得宽广。
满地红叶已经飘落无数,面对稀疏的几朵黄花,我感到惭愧。
窗户破损的地方要经常修补,不要让西风吹进来看见我的困窘。

注释

重阳: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习俗。
貂裘:贵重的皮衣,象征富贵。
心事:内心的忧虑或想法。
贫时:贫困的时候。
侯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醉里:在酒醉的状态下。
乾坤:天地,引申为世间万物。
红叶:秋天的枫叶。
黄花: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羞对:感到羞愧或不好意思。
小窗:小窗户。
频补:频繁修补。
西风:秋风。
正眼:直视,此处指别人直接看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冬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的反映。开头“过了重阳便作寒,貂裘心事未容安”两句,通过对天气转凉和穿着貂裘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不安,这里的“重阳”指的是农历的双九节气,而“貂裘”则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但即便如此,诗人依旧感到心中的不宁。

接下来的“贫时侯伯人难识,醉里乾坤我自宽”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贫困时被世人忽视,只能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内心的宽慰。这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自己的自我安慰。

中间“红叶已飘千万点,黄花羞对两三般”两句,是对秋末初冬景色的描写。红叶纷飞,黄花稀少,这些景象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自然写实,也可能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结尾“小窗破处须频补,莫放西风正眼看”两句,则从具体生活细节出发,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寒风的防御。这不仅是对实际生活的写照,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对外界变化的警觉和自我保护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冬景象的描绘,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以及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感受和自我调整。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交织的表达方式。

收录诗词(301)

宋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

杜宇枝头雨未乾,晓来犹学夜来寒。

花如旧日全然少,梅亦何心只尔酸。

世事浅深连酌酒,春光行止一凭阑。

流莺默默浑无语,只把游人冷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呈可斋先生陈侍郎

男儿心事少陵诗,不与英雄说又谁。

衰鬓未甘无用处,壮怀图见太平时。

休惭夜雨挑寒灺,喜听春枰改旧棋。

一信暖风花万蕾,孤根应发冻梅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呈菊坡先生陈枢使

但知猿鹤伴闲居,不觉忧时鬓已疏。

对客怕言今日事,挑灯重读少年书。

楼迎山色诗堪画,门对梅花月共锄。

相业累兴明主意,先生只恐自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妙智庵

结屋占山巅,源流未有年。

便非真隐者,且喜得安然。

石洞云同卧,茶铛客对煎。

我来聊小憩,诗满夕阳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