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馆

山馆四无邻,东风伴幽寂。

瓶花羞晚红,庭草衒春碧。

猿攀松树枝,鹤踏苍苔色。

麾之不肯去,听读麻衣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座静谧山馆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山馆四无邻,东风伴幽寂”,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山馆四周空旷,只有和煦的东风相伴,增添了几分幽静与孤独感。这种环境设定为后续的景物描写提供了背景。

接着,“瓶花羞晚红,庭草衒春碧”两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瓶中之花和庭中之草以情感。瓶花因春日的临近而略显羞涩,不愿与晚秋的红花争艳;庭草则炫耀着春日的碧绿,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春日的色彩斑斓,也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季节更替的美妙。

“猿攀松树枝,鹤踏苍苔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猿猴在松枝间跳跃嬉戏,鹤鸟在苍苔上优雅地行走。这一动一静的对比,既展现了动物的自由与灵动,也映衬出山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最后,“麾之不肯去,听读麻衣易”一句,诗人似乎沉浸于阅读之中,不为外界所动。这里的“麻衣易”可能是指《周易》之类的经典著作,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馆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学问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6)

姚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敬庵。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诗词,有《雪篷集》一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 字:希声
  • 号:雪篷
  • 籍贯:剡溪(今浙江嵊县)
  • 生卒年:1191~?

相关古诗词

见赵章泉

秉芳独向章泉老,四海儿童以字传。

特诏难更高士服,好诗多入贾人船。

行窝冷落熙宁后,放鹤风流景祐前。

一代典刑能几见,愿从几杖阅耆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见袁蒙斋

书说曾传到剡中,不图今见古人风。

间生伊洛二三子,安得龚黄十数公。

仁性未尝离日用,道心元自与人同。

絜斋衣钵慈湖学,愿发精微一启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径山敬溪翁

心远人间世,灯传国一禅。

静中无剧暑,诗外总闲年。

挂锡云生树,烹茶月落泉。

几时归去得,再约剡溪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拜先君墓

次第瞻山看水流,夜台中閟忆三秋。

新松成行如人长,老鹤无言似我愁。

僧奉晨昏惟茗供,儿悲霜露只蘋羞。

结庐终岁关心事,怊怅钟声出暝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