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泉

古水缩蛟螭,憎山欲隳突。

山祇来伐之,半岭跳齧膝。

玉珂鸣塞空,组练光照日。

崩腾赴不测,一陷常万匹。

神战异人间,千秋为倏忽。

泉旁往来客,夜寄幽人室。

但听鸣萧萧,何由见神物。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水中的蛟龙被压缩,山势险峻仿佛要冲破
山神前来征伐,跃上半山口啃咬山石
清脆的玉珂声回荡在空中,士兵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
山石崩塌落入深渊,一次倾泻就带走无数
神灵之战在人间显得短暂,千秋岁月转瞬即逝
泉水边的过客,夜晚寄宿于幽静的屋舍
只能听见风声萧萧,何处能见到神奇的生物

注释

蛟螭:古代神话中的龙类或蛟龙。
隳突:形容山势险峻,有崩塌之意。
山祇:山神。
组练:指军队的装备,这里代指士兵。
不测:无法预测,深不可测。
幽人:隐士或喜好幽居的人。
鸣萧萧:形容风吹过物体发出的萧瑟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跃马泉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与神秘,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古水缩蛟螭,憎山欲隳突。"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笔触描绘出水流冲击山石的情景,水势之猛如同巨龙般在山间穿行,显示了自然界中水的力量。

"山祇来伐之,半岭跳齧膝。" 山祇似指山神或是山中的神秘力量,这里被赋予了人格,似乎在与水力相抗衡。山石在水的冲击下有着动摇,甚至有部分山体崩裂。

"玉珂鸣塞空,组练光照日。" 玉珂可能象征泉水中的清澈透明,而鸣塞则是水流的声音,组练光照日则形容水珠在阳光下闪耀如织锦般的美丽景致。

"崩腾赴不测,一陷常万匹。"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水流的狂野与深邃,水势之猛至于难以估量,而一旦陷入其中便如同万马奔腾,无法自拔。

"神战异人间,千秋为倏忽。" 泉旁的景象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这种自然力超越了人类的常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渺小与短暂。

"泉旁往来客,夜寄幽人室。" 这里描绘出人们在这股强大的水流旁边往来穿梭,有的人则选择在夜晚留宿于此,以便更近距离观赏和感受这一自然奇观。

"但听鸣萧萧,何由见神物。"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只需聆听泉水的声音,就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以及大自然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奥妙。

整首诗通过对跃马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骐骥在霜野

骐骥在霜野,低徊向衰草。

入枥闻秋风,悲鸣思长道。

黄金作鞭辔,粲粲空外好。

人生贵得意,不必恨枯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黄菊有至性

团团城上日,秋至少光辉。

积阴欲滔天,况乃草木微。

黄菊有至性,孤芳犯群威。

采采霜露閒,亦足慰朝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寓言九首(其九)

猛虎卧草间,群鸟从噪之。

万物忌强梁,宁独以其私。

虎终机械得,鸟亦弹丸随。

山鸡不忤物,默与凤凰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寓言九首(其六)

言失于须臾,百世不可除。

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馀。

谅彼耻不仁,戒哉惟厥初。

形式: 古风